第06版:湘江副刊·湘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一座塔

    长沙市望城区九峰山下,游人在参观惜字塔。(资料照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京明 摄

  徐虹雨

  湖南望城九峰山下,惜字塔前,我久久站立,仿佛看见火花闪烁,一个个文字从火中跃出,在天幕写下一篇硕大的文章。

  我仰头,看见了塔,看见了塔上的树,看见了树上的光阴,以及写在光阴里的那篇文章。

  读这篇文章,仰视、敬畏,是我选择的阅读姿势。

  仰视、敬畏,也曾是当地人对写有文字的纸张的朴素情感,带着这种情感,当地名士谭泰初等地方绅士集资,于1838年建成惜字塔。惜字,便是惜字、敬字之意。那时,人们对待写有字的纸不得随意丢弃,需集中焚之,如同进行一场文化祭祀。

  在建造时,当地人还将对读书人的美好祝福寄托在惜字塔上。塔呈六边形,上下七层,每层塔檐上装饰石鹭鸶,共30只,寓意读书人一路高中。

  当我第一次见到惜字塔时,它所俯视的大地正经历今年的第一场收获,成熟的油菜籽已经归仓。不远处,春播的水稻秧苗泛着生命的浓浓绿意。大地,正孕育着下一轮的丰收。

  人们在土地里获取食物的丰收,在写着字的书本里获取精神的丰盈。读书惜字的当地人,将惜字塔也写进了他们所珍惜的书页里。翻开书页,我读到了关于塔与塔顶那棵大树的相遇。

  1900年夏天,当地迎来南方常有的雷雨季节。一天,一个炸雷,劈开了惜字塔塔尖,塔尖瞬间被夷平,形成一个凹形的盆地。某一天,一只从北方飞来的山鹰从惜字塔飞过,也许是累了,它栖息于倾塌的塔尖。休憩一段时间后,山鹰继续它的下一段旅程,它留下一个飞翔的剪影以及朴树树籽。树籽藏在它的粪便里。春风起,树籽发芽,在塔尖悄悄长成一棵树苗。这一长,就是100多年。大树逐渐如伞,为惜字塔遮风避雨。

  在这百年里,树又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与土壤里,在狭缝里,探出一条生路来?

  2008年,当地文物部门发现惜字塔年久失修渐呈破败之相,决定对惜字塔进行修缮。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地自上而下将塔上外墙的麻石一块块拆卸下来,由此发现了树生长的秘密。

  原来,由坚硬的花岗岩筑成的惜字塔,分内外两层,岩石与岩石之间填有泥土。岩石之间有限的泥土便成为树的重要营养来源。

  岩石之间有限的土壤还远远不够,树得靠着这些土,长叶生根,在黑暗里去寻找新的土壤。难以想象,它柔韧的根须,如何在一次次的探索中碰壁,艰难地将根扎进了塔底的大地,触碰到了坚实的土壤!树,稳稳地站住了脚跟,不再是悬在空中。树,站成了一座塔;塔,长成了一棵树。树和塔,都将根,伸进了同一块地基。

  我进入塔内,借着手电筒的光亮,看见塔底的缝隙里伸出的一小截黑色的东西。若不是当地人告诉我那是树根,我便以为它就是塔底岩石的一部分。仰望塔壁,那些我所看不见的根呀,就在这其中的一些缝隙里,安静而又倔强地探路!我静静地贴着塔壁聆听,听一座塔的脉动,听一棵树的心跳,听树破土而出的刚毅,听岩壁撕裂的痛楚,听根在黑暗里的前行。

  从惜字塔走出,阳光下,我再次仰头,看清了塔,看清了塔上的树,看清了树写在塔上的文字。仰视、敬畏,是我的阅读姿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