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5月1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启动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宣传活动,专家提醒——
路边的野菇不要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张亚娜

  “5·17,勿要吃!”5月17日,2023年湖南省“5·17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宣传日”活动在长沙县启动。

  现场,省疾控中心发布我省野生蘑菇中毒防治形势等报告。专家提醒,自行采食野生蘑菇中毒风险极高,广大群众切勿采食,餐饮场所也切勿自行加工野生蘑菇。

  农村家庭是野生蘑菇中毒的主要发生场所

  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防治形势报告》显示,毒蘑菇中毒是我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致死因子。

  其中,4月至10月是我省蘑菇中毒的高发时节,家庭为蘑菇中毒的主要发生场所,农民、学生、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和散居儿童为蘑菇中毒的主要人群,我省主要的致死蘑菇种类为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及裂皮鹅膏。

  2021年,我省创新建立野生蘑菇中毒综合防控机制,积极推进风险分级和联防联控,制作全国首张野生蘑菇中毒风险分级地图,对全省122个县市区实行风险分级管理,每年动态调整。

  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我省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和中毒人数实现两连降,事件数由2020年的575起下降至2022年的115起,中毒人数由1742人降至379人。2022年我省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数、死亡人数为近5年最低。今年前4月,我省发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8起,相较去年减少20%,未发生死亡事件,继续保持良好下降势头。

  不采、不食才能避免中毒

  野生蘑菇种类多,分布广。据统计,我省较为常见且易被误食引发中毒的毒蘑菇有20余种。不同种类的毒蘑菇含有多种不同毒素,可导致不同中毒症状,患者需对症治疗。

  为此,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作红与省疾控中心联合申报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针对较常见的20种毒蘑菇,研发30分钟快速检测试剂盒,取得突破性成果。

  这种试剂盒可用于现场采摘的新鲜蘑菇、煮熟的蘑菇或发生中毒事件未被完全消化的蘑菇样品的快速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便于基层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在接诊中毒患者和处置中毒事件时进行快速检测,为毒蘑菇中毒的早期识别、诊断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陈作红介绍,很多民间所传鉴别毒蘑菇的方法,实际上并不可靠。如:根据颜色判断,颜色越鲜艳越有毒,颜色普通的就没毒,这种观点就是极其错误的。陈作红表示,我国蘑菇种类繁多,往往让人中毒的蘑菇跟可食用蘑菇长得非常相似,一般人仅凭经验是难以区分的。此外,民间还流传“烹饪蘑菇的时候加大蒜,大蒜变黑的就有毒,不变黑的就没毒”,这种鉴别方式也是错误的。陈作红表示,只有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蘑菇,才是唯一避免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的方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