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艳琼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新时代区域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如何开创新局面,不仅是“考题”,更应争创“范本”。各地应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努力构建地方文化IP,以多元传播为渠道、故事讲述为内容、文化认同为纽带,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地方形象、中国形象。
在国内,IP特指具有高专注度、大影响力并且可以被再生产、再创造的创意性知识产权。打造地域文化IP,重塑生动传播符号,用鲜活的创意向世人展示一方水土“有趣的灵魂”,成为探索新时代区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为多元传播地方文化IP搭平台拓渠道
目前,国际传播迈入新阶段,提倡“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与国家的战略联动、讲好国际传播故事的平台。地域文化IP的传播模式应以地方政府为原点,建立产业和外宣的坐标轴。近年来,重庆、成都、济南、景德镇等地方媒体纷纷成立国际传播中心;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论坛在长沙举办,芒果TV与老挝国家电视台、云南无线数字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既覆盖出版、广播、影视、游戏等产业渠道,又整合当地媒体优势资源以及宣传、网信、文旅等各方资源的外宣渠道,才有利于拓展平台、形成多元传播地方文化矩阵。
为柔性传播地方文化IP讲故事塑爆款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中独具魅力,离不开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中国国际传播的大合唱中,地方要唱响地域特色的“主打歌”,以润物细无声的软手法替代严肃说教。一是重塑传播内容,“爆款”带货。让地方角色承担让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可触达、可接受、可沟通的对外传播形象。例如,四川讲好“熊猫”的国宝故事,云南打造“大象”这一现象级产品,湖南力推鬼斧神工阿凡达仙境,广西述说一碗螺蛳粉的逆袭传说。二是优化内容生产,大事“小”说。国际盛会在地方举办,为当地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杭州、厦门、青岛等地利用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合组织会议等风口,展现城市风采,推出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策划和报道,加强国家影响力和传播力。三是扩宽叙事视野,借船出海。借助国际平台,唱好地方戏,传递中国声音。在加拿大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现场,“中国角——云南日”主题活动大放异彩。依托美国数字教育平台,秦兵马俑来了场线上海外之旅,荣获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佳优秀案例。
为广泛传播地方文化IP跨文化寻认同
国际传播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传播的内容中包含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能否获得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认同,对国际传播效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可寻找不同文化环境人们的情感联结。如起源于广东佛山的中华龙狮运动,融合佛道儒三家精神和忠孝礼义信等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各国华裔虽然生活成长的环境和背景不一样,但对龙狮运动普遍认同和喜爱,基于这一共鸣点,进行相应的国际传播,能够大大提升传播效能。其次,可寻找不同国界人们的语言联结。粤语、闽南语等地方语言作为东南亚乃至全球华人的通行语之一,是华裔文化记忆和文化乡愁的载体,对中国对外交流、“以侨搭桥”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可寻找不同文化体系人们的人物联结。美国自媒体人郭杰瑞向海外受众转述鲜活生动的中国形象,已然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另一个重要窗口。2019年他为云南普洱农户卖咖啡销往美国的故事被央视做成纪录片 《我帮云南卖咖啡》。善于借力发声,立足“他者”视角叙述,可化解信息认同的抗拒力,达到跨文化交流的良好效果。
【作者系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创新路径研究”(ND22814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