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畅
随着12月29日《把湖南米粉卖到东盟》推出,湖南日报全媒体历时6个多月的“在坚守中毅行”报道告一段落。
从盛夏到隆冬,湖南日报社14个市州分社的记者,深入园区企业、城镇乡村,讲述疫情反复持续、经济下行压力下,我省一些平凡的创业者、奋斗者没有坐以待毙,也没有“等靠要”,而是积极转型和自救,以各自的方式“绝处求生”,在坚守中毅行的故事。
“休羡井梧能待凤,凌霜坚守岁寒心。”39个坚守者,每一位都是值得尊敬的“平民英雄”。那些被踩在脚下的困苦、咬着牙关攻克的难关,最终成为披挂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的“功勋章”。
调校航向——
国际国内、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
疫情暴发后,海外业务受阻、线下经营下滑、市场空间遭受挤压,不少小微企业面临停摆危机。
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两头在外”的外贸加工企业,效益最好时年进出口额达4600万美元。防疫战和贸易战的双重夹击,将公司推向发展的十字路口。企业原材料进不来,成品出不去,外贸订单锐减,“两头在外”成了“两头堵”,企业负责人杨杰苦恼不已。
同样苦恼的,还有湖南新亚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很多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在国外;另一方面,大型活动及LED行业相关展会停办、延期,许多到手的订单不翼而飞;多地项目延迟开工,人工成本水涨船高,企业‘祸不单行’。”
“如果这时候放弃,等于把我的梦想拦腰斩断。”“时光记忆守护人”宋厚玖的这句话,道出了他们选择直面“寒冷”、坚守毅行的原因。
身处泥泞的他们,苦苦摸索自救图存之路。
杨杰在对市场进行摸底后,及时调校航向,带领团队从国际市场转战国内市场。
新亚胜光电公司盯向互联网,主动在线上寻找商机,拓展大批优质客户,让本已停产的企业销量渐有起色,缓解出口受阻的危机,在北京冬奥会、迪拜世博会、日本G20峰会、卡塔尔世界杯等众多大型活动中大放异彩……他们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何为“青山缭绕疑无路,怱见千帆隐映来”。
苦练内功——
坚守品质开发新品,以不变应万变
品质,是支撑企业的脊梁。
顶住疫情带来的压力,追加研发投入,一门心思把产品做好做强,打造逆境中的突围“利器”,这是湖南盛世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的破局之法。
为冲出重围,年近60岁的赵德良与公司几个毛头小伙子,经过3个多月的攻关,生产出一种比普通电缆防火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无卤低烟电缆。
冒着高温,带着电缆样品,赵德良匆匆赶往深圳某项目工地,却吃了“闭门羹”。赵德良一连在项目部大门口蹲守3天,最终打动项目负责人,并签订380万元的购销合同。
疫情冲击之下,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陡增,企业利润空间收窄。仍有许多像赵德良一样的坚守者,他们秉承初心,做优品质,开发新品,以不变应万变。
他是喜旺和饺子馆老板赵洪权,不降低食材、卫生标准,不涨价,赢得一批“真爱粉”;他是淬火成钢的“邝一刀”,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1天卖出10万把菜刀;他是湖南科瑞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甘红星,加大研发不懈攻关,植物源胆固醇独步全球市场……
坚守品质,挺立潮头,他们底气十足!
抱团取暖——
企业与员工同进退,产业链上守望相助
疫情暴发,餐饮企业举步维艰,喜龙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经营收入减少了近80%。董事长龙咏非不裁员、不减薪,与员工抱团取暖,坚守自救。
公司集中制作大肉包,通过朋友圈、抖音短视频等推广销售。推出“私厨到家”和各种外卖套餐,由公司员工送餐上门。聘请专家线上对员工进行培训,为企业长远发展蓄能。
疫情突袭,核心市场丢失,营收“断崖式”下滑,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遭遇创业以来的“至暗时刻”。
“再难,也绝不降低对果农的承诺!”果秀公司在困境中信守承诺,凝聚人心,感动果农。大家齐心协力,助力公司产品走俏粤港澳大湾区。
单打独斗,不如守望相助。果秀公司与湘西猕猴桃、炎陵黄桃等省内特色农业产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牵手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开发新产品,构建品牌矩阵。通过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果秀公司在疫情下坚守,从磨难中奋起。
刘建元、刘建明兄弟创办的服装公司陷入困境不裁员,员工不离不弃。有感于此,美籍华人张岩投资重组该公司,企业涅槃重生;湖南纳纳生活用品有限公司不裁员、不减薪,员工主动为企业分忧,上下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这样抱团取暖的坚守故事,疫情期间每天都在上演。
以爱之名——
示范带动行业、区域发展,共享红利
因为自己淋过雨,总想为他人撑把伞。疫情中的坚守者,尽管自身处境艰难,却依然以爱之名倾情付出,只为“天下寒士俱欢颜”。新宁县崀山镇联合村人陈贻斌,就是其中一个。
2020年,有着多年酒店经营经验的陈贻斌逆势而为,利用疫情期间旅游“空档期”,把自家老宅翻新改造,开办杏林小院特色民宿。随后,他携手联合村村民共享资源,打造旅游民宿集群。
2021年,陈贻斌邀请县文旅部门开办经营管理、礼节服务等培训班,提高村民的旅游接待水平;制订房屋改造标准,指导村民改建房屋。通过资源共享、引进人才,他带领全村发展20家民宿客栈、农家乐,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解决村里200多人就业。
怀大爱之心,行大义之道,陈贻斌并不是“孤勇者”。
回乡创办物流企业的陈龙,成为百世快运吉首网点负责人,建起覆盖湘西州各乡镇的快运网络。疫情暴发后,陈龙没有“收缩”业务,而是带领团队不断完善农村物流网络,打通山区物流“最后一公里”。当地的腊肉、茶油等农特产品纷纷走出大山,成为村民创收新途径。
艰难方显勇毅,大爱方显担当。湘潭县石鼓镇将军村90后青年唐江贵带领村民打赢油纸伞“突围战”,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长沙知花知果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蔡世龙,引导3300多名以“宝妈”为主体的创业者成为职业“团长”,带动订单农业发展。
冲破疫情枷锁,扼住命运咽喉,了不起的“平民英雄”发光发热,期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