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跃军 欧阳月祥 张尚武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十年来,湖南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早、有特色,在全国形成了一定影响。
美丽乡村建设的“湖南样板”
2006年,湖南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工程”。此后,“千村示范工程”扩面为“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再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出具体要求,指明建设方向。
2021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300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省级特色精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同年,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湖南省美丽乡村评价规范》两项地方标准,得到农业农村部高度肯定,湖南在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美丽乡村建设的“湖南样板”得到推广。
——注重村庄清洁,提升“四化”水平。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抓手,开展“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做到彻底清洁、常态清洁、既“清脏”又“治乱”。推进村庄绿化美化行动,鼓励村民栽植果蔬、花木等,促进农村环境绿化、美化。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秀美(美丽)屋场、“五美”庭院等创建活动。
——保持乡村风貌,体现乡韵乡愁。杜绝大拆大建、大破大立、拆而不建,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少改造,特别是注重保护具有地域影响的祠堂、牌坊、古民居、古桥、古井、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实现活态传承,永续利用。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打造湖湘特色建筑风貌。
——坚持农民主体,鼓励社会参与。强化政策宣传,推进村民自治,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外乡友、乡贤能人等带动作用,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美丽经济。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一体推进村容村貌和道路沿线环境整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一批以绿水青山为形、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的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当地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7500余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其中省级授牌示范村1049个、180个省级特色精品乡村,在“一市十县百镇”开展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
“厕所革命”点亮美丽乡村
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湖南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一个目标抓到底,一个质量建到底,一个机制管到底,以小厕所撬动农村社会大进步,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省委、省政府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不懈、持续推进,连续三年将农村改厕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列入地方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重要内容,每年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厕所革命工作会议,“厕所革命”在三湘大地展开。截至2020年,全省一类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9%,二、三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92.2%、80.3%。
探索“厕所革命”的长效机制。湖南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推行“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有效处理统一质量目标与分散施工管理、前期工程建设与后期使用管护的关系,确保改厕标准规范,质量过关,农民群众满意;建立长效运维机制。建立厕所“身份证”,将已建户厕和公厕管护纳入村级组织网格化管理范畴,定期巡查,加强管护。签订合同,明确负责建造化粪池的企业、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组装责任和质保年限。
推进“厕所革命”,湖南统筹抓好“三个结合”:与污水治理相结合,分类采用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的模式,统筹治理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相结合,大力开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以建好一个规整菜地果园、建好一片庭院绿植、建好一间堆放生产生活资料的杂屋、开挖一条房屋四周的排水沟、建好一个卫生厕所“五个一”为标准的美丽庭院建设,在三湘四水蔚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