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8月27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城市寻宝”背后的“海恩法则”

  樊树林

  近来,由网友自发组织的“城市寻宝”活动,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起初有网友将小物件藏在地铁站某个角落,然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图片、视频线索,其他网友便会根据线索前往地铁站内“寻宝”。后来这种“寻宝”活动延伸到商场、图书馆中,升级为“城市寻宝”,被多地网友效仿。

  生活需要细水长流的平淡,也需要不期而遇的惊喜。

  “城市寻宝”活动之所以能够受到推崇,除了能得到短暂的惊喜,还能在互联网扩展自己的社交半径,大家在“寻宝”过程中还能传递一种快乐和温暖。毫无疑问这是具有正能量价值的事物,也是展示城市活力的一种方式。

  一枚硬币有正有反,“城市寻宝”也不例外。当网友们按照“藏宝人”提供的线索,收获自己的快乐之时,却忽略了城市的运转秩序和公共空间的运营逻辑。地铁、图书馆、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都是人员密集的地方,一旦出现“寻宝者”在线索的引导下一股脑拼速度“抢宝”,很容易引起不明就里的公众的恐慌,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有个“海恩法则”,那就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倘若在平素不能防微杜渐,那么更大的灾害就会在不远的地方等待。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城市寻宝”。因此,“城市寻宝”活动必须严守安全底线,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城市管理部门、公共空间运营部门也要具有一定预见性、针对性,在容纳“城市寻宝”活动的同时,更要加大管控力度,在“城市寻宝”的空间和时间方面进行严格限制。

  “城市寻宝”活动新奇有趣,能让社会公众在忙碌工作和生活中多一份神秘、多一分期待。想要它存留下去,就需要对活动进行规制规范,引导活动在科学合理的时空内“打开”,否则,营造的浪漫也会变为“事故灾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