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施泉江
通讯员 陈静
“喜事节俭办,反对奢靡风;党员做榜样,民兵当先锋;大家齐努力,山村处处新……”7月10日,在祁东县小田村,民兵李宸槿用渔鼓形式宣讲乡风文明,场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近年来,祁东县组织民兵宣讲队伍将理论知识、国防故事等编成“渔曲”,在各乡镇巡回表演,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在沉浸式体验中受教育、得启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5年来,省军区发挥民兵连接军队和社会的特点,持续开展民兵学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用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发动民兵在践行中传播、在传播中践行,进而辐射带动群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拓宽民兵理论学习教育新课堂
6月13日上午,在常德市武陵区紫菱图书馆,武陵区民兵应急连第四期“民兵大学习、奋斗新时代”读书分享会如期举行,基干民兵刘书国结合鲲龙AG600灭火机首飞成功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了他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解,台下观众无不拍手叫好。
与此同时,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益阳军分区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训休整间隙,民兵训练讲评和理论学习课堂同步展开,沅江市民兵应急连连长曾华激情开讲:“看到大家的手掌在训练中磨出血泡和老茧,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练强抢险救灾本领,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民兵寓军于民,遍布城乡,平时分散在不同岗位上,如何统一思想,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是头等大事。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任刘新文表示,民兵作为党绝对领导下不脱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关键时刻担负急难险重任务,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起来的民兵,才能成为关键时刻履行使命的中坚。”
近年来,省军区紧跟改革强军步伐,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在民兵中持续广泛开展“学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全省民兵始终带着忠诚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通过强化理论武装撬动民兵队伍建设全面过硬。
为有效激活民兵对理论学习的兴趣,省军区还将社会焦点、理论热点等内容植入民兵理论学习课堂,结合每年的开训动员、整组入队、民兵活动日、集训培训、执行任务等民兵集中活动,组织开展理论学习观点小辅导、热点小辨析、故事小讲座、体会小交流、常识小竞赛“五小”活动,开设微讲堂、微阅读、微视频、微党课,通过互动式交流、趣味式学习,让理论学习“表情”更生动。
用行动践行新时代民兵初心使命
在民兵王育永家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面群众赠送的锦旗。每当看到这面锦旗,他便想起3年前那次营救——
2019年11月14日下午,王育永途经娄底市双峰县人民医院与娄双大道交叉口时,发现一位老人瘫坐在地,不停捶地,嚎啕大哭。
“孩子掉污水井被冲进下水道了!”王育永得知情况后,来不及多想,迅速跳进污水井救人。
井底直通排污下水道,伸手不见五指,王育永顺着管道屈身前进,循声找人。恶臭刺鼻的管道内,王育永每挪动一步都会搅动污水散发更强烈的恶臭,每呼吸一次都感到五脏六腑在竭力“反抗”,就这样他硬是咬牙坚持了半个多小时,最终在距井口约200多米远的地方将小孩成功营救。
去年6月29日,王育永又纵身一跃跳入激流中,将命悬一线的落水女孩救上河岸,并利用民兵训练中掌握的抢救技能实施压水抢救,使女孩的心脏恢复跳动,当救护车赶到后,他便骑着摩托车悄悄离开。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王育永说:“我是一名民兵,也是一名党员,看到群众有危险,就会有冲上去的本能反应。”
在我省,民兵见义勇为壮举还有很多。2020年3月2日,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民兵李旭挺身而出抢救骑摩托车摔伤头部的中年妇女,引来无数赞扬;2020年6月1日,衡阳市蒸湘区民兵蔡荣勇斗持刀行凶歹徒,危急时刻解救群众危险,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2021年5月28日,湘乡市民兵钱磊三进火海抱出3个液化气罐排除险情,群众纷纷点赞……近5年来,湖南民兵见义勇为施救遇险群众240余人。
刘新文介绍,为了适应民兵转型发展大势,省军区持续开展民兵群众性大练兵大比武,全方位锤炼民兵打赢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打仗打胜仗。
沐浴党的阳光雨露,活跃在三湘四水各个角落的“迷彩绿”,在推进乡村振兴、保护生态环境中模范带头,在抢险救灾、疫情防控中冲锋陷阵,在践行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中榜样引领,一个个民兵示范的“好样子”,更是一场场“无声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潜移默化中走进群众的内心。
创新方法拓宽理论宣讲“新路子”
盛夏时节,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广场”游客络绎不绝,民兵宣讲员施庭翠新一轮讲解又开始了。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就是坐在这个位置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回顾起当年的场景,施庭翠越讲越激动,游客们越听越认真。
“9年来,十八洞村旧貌换新颜,村民收入翻了11倍,日子越来越好,外地姑娘都想嫁过来。”施庭翠感慨道。
施庭翠的动情讲述,让现场游客倍感震撼。来自古丈县的游客宋辉说,没有党的领导,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不会发生那么多“春天的故事”。
“说的是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讲的是精准扶贫引领山村巨变的事实。”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告诉记者,现在每年约有30余万群众来十八洞村参观旅游,民兵讲解员在讲述小山村历史巨变时,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其中,使每一次解说都成为一堂生动鲜活的“辅导课”,让参观者在亲身感受发展变化、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真切认识到党的创新理论对偏远山村发展的巨大指导作用。
近年来,针对民兵岗位分散、行业类别多样的实际,省军区积极推行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宣讲,注重找准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工作中的切入点、与群众思想的结合点、与地方发展的契合点,实现群众“点单”和宣讲“上菜”精准对接。
“父亲对试验平台就像对孩子一样有深厚感情,所以我理解,有险情,他肯定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去年8月31日,在“姜开斌烈士事迹陈列馆”,常德市武陵区女子民兵宣讲队副队长姜微为南坪街道党员干部讲述父亲姜开斌烈士为保住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的事迹。
为传承父亲姜开斌不忘初心、许党报国的精神,2018年11月,姜微毅然穿上绿军装加入常德民兵队伍,成为武陵女子民兵志愿宣讲队一员。
“听故事的主体是‘人’,讲故事的目的也是做‘人’的工作。”姜微每次讲解,都注重用典型故事向群众传递英雄模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境界和不朽功勋。姜微坦言,只有“眼中有人”才能抓住人、打动人,让人们爱听、爱看,像春雨润物般渗入人们的心田。
“理论宣讲需要艺术化表达。”刘新文告诉记者,为了增强宣讲的感染力,省军区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用故事会、花鼓戏、丝弦、渔鼓等形式量身打造,从发音、动作、场景等方面精心设计,通过“围炉夜话”“赶集宣讲”“屋场恳谈”等模式开讲,真正把理论讲到了群众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