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丽雯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达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目的,需要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只有这样的“双向奔赴”,思政课教学才能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出于疫情防控需要,高校线上课程占比明显增加,突出互动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实时调整技能训练内容、增加师生在线互动等,是疫情时代不断探索德技并修,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育的综合育人模式的题中之义。
疫情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疫情时代带来教学方式切换,有限的课程互动体验难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很多专业课程的专业实训项目,需要学生完成大量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但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教学,无论是上直播课程还是录播课程,都有“一对多”的教学特点,让教师无法复制平时学生随时举手提问、老师随时解答的场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式沟通受到明显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线上课程中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德技并修,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将思政互动模式加入专业技术技能训练课程,以学生乐于接受的互动方式提升学生线上课程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与生活环境受限,导致思政教育在专业课中难以融入,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但疫情期间,线上课程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从以往面对面的教室转向“云端”,老师变成了“主播”,学生变成了“粉丝”,这样的教学场景变化,让高校教师尤其是对网络教学手段不太熟悉的年龄偏大的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变“面对面”为“屏对屏”的场景切换,一部分教师无法利用线上有限的时间、空间,让思政课变得有格局、有新意、有活力,以至于出现“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起来打瞌睡”的尴尬场面。
疫情时代高校线上思政互动模式教学改革的实践要求
创新课程内容设计。疫情确实给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但疫情的持续影响与战疫的生动实践,也为其线上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大量鲜活的素材。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战疫事例,用“身边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在应对全球性公共危机时所独具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用心把有故事的“知”和有温度的“味”结合起来,打造一堂“有知有味”的大思政课,把战疫“活教材”转化为思政“新教材”,用抗疫“小故事”传递“大能量”,用生动、温暖、鲜活的方式引发学生强烈共鸣,让学生从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精神滋养、凝聚奋进力量、担起时代责任,引导学生意识到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本身就是为战胜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讲解课堂内容的同时,还可布置融入了抗疫相关内容的实践作业,安排各种分享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欲望。
注重学生互动式体验。与线下教学成效相比,线上教学在脱离实践教学环境的前提下,学生往往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因此造成直播课或录播课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体验感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教师要尽量多使用直播互动教学,线上及时进行作业反馈,利用各种通讯设备多和学生进行互动联系,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情绪状态。增加与学生自身相关话题的交流,坚持以学生的体验作为课堂与课后互动的参考标准。同时对于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可以架设情景引导学生实操,比如在虚拟仿真制作课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核酸检测的时间进行实践观察,在符合社会防疫标准的情况下,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创设更为高效、更加安全的检测虚拟场景游戏设计,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大力提升教师素质。思政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课程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深的核心课程、关键课程和灵魂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铸魂固基的关键课程。教师要在提升网络教学能力与技巧的同时,提升自身教学服务意识,在课后愿意奉献更多的时间和爱心,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教学平台随时随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学支持与方法指导。通过学习资源的储备与管理,从思政交流、课堂学习反馈、价值观引导、教学成果分享等多个维度,让学生在特殊时期体会到线上教学的温度,拓展思政课教学发展新空间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