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5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德荣 聂沛 通讯员 夏建军)5月27日,位于衡山县的湖南飞鹰农耘公司,工人们正加紧研发、生产新的自动化农机设备。“多亏农商银行的支持,让我们渡过了难关。”该公司负责人刘辉说。
前不久,受疫情影响,飞鹰农耘公司承包的农机项目无法按时验收,且银行贷款到期,无力偿还。关键时刻,公司获得衡山农商银行两笔共800余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农业产业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为推动金融资源更好为乡村服务,衡山县大力推行“村银共建”模式,发挥农商银行农村客户多、贷款审批快等优势,探索“银行党组织+镇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金融服务”模式,以党组织联建,推动金融知识下乡、信贷服务惠农。
衡山农商银行各级行长、客户经理与乡镇、村组结对子,纷纷认领“村银共建”的“党建责任田”。他们深入乡村,走访合作社、小散户等涉农客户,精准对接融资需求,重点支持优质稻、衡山黄鸡、水果等优势农业产业。针对该县小水果种植发达的特点,量身定制出“果好贷”“田园贷”“惠农担”等信贷产品。
永和乡冬枣种植大户姚乐贵就是“果好贷”受益者。冬枣种植前期投入大,姚乐贵的积蓄很快就用完了。去年,农商银行主动上门,仅用2小时就为其办理并发放50万元信用贷款。如今,姚乐贵的冬枣成了衡山县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年产值超千万元。
金融活水,滋润了农业产业发展。衡山县农商银行负责人介绍,今年,该行先后支持了湖南衡岳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湖南辉广生态农业公司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5家市级龙头企业,以及衡山白云农机合作社等360余家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