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学习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5月29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人民立场 讲好时代故事

  刘永珍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无愧于伟大的时代和光荣的使命。

  唱响主调,多出有正气的作品。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近年来,《觉醒年代》《大江大河》《山海情》《理想照耀中国》等作品在人民群众中广受欢迎、大受好评,许多年轻人对人物情节津津乐道、如数家珍,有的人甚至反复观看、二次加工,并开始主动钻研党史,用以激励自我。这些主旋律作品何以“圈粉”无数?成功的密码就在于其顺应了发展大潮、唱响了时代主调、展现了人间正气。“歌诗合为时而著,文章合为事而作”。记录时代风云,引领社会风尚,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使命。新时代需要新的文艺高峰,时代伟业也为文艺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充沛养料和广阔舞台。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紧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立足自身优势,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行各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用澎湃激情和浩然正气感染人、鼓舞人、引领人、激励人,用激越的旋律和高昂的主调传递正能量、凝聚精气神,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聚焦主体,多出接地气的作品。对于文艺来说,人民群众既是产品创作中艺术形象的主角,也是作品传播中艺术欣赏的主角,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艺工作的不二主体。文艺工作者走出“象牙塔”,在“向下扎根”中汲取力量。电视连续剧《人世间》将时代揉进平凡人物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中,生动、真实地再现了50年来百姓生活史,成功吸引了全年龄段观众,成了“现象级”爆款就是例证。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扑下身子、沉下心来,走出方寸天地,投入到波澜壮阔的生活中,真正做到“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主动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工厂车间、项目一线,向实践学习,向人民请教,不断增强脚力、脑力、眼力、笔力,努力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从生动的改革实践中,从火热的社会建设中挖掘素材,展现文学作品应有的良知和温情。

  担当主责,多出冒“湘”气的作品。传统文化是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作的宝库。鲁迅先生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湖湘大地是万年之风、千年之雅、百年之颂的荟萃之地,湘潭是伟人故里,是历史之城、文化之城、红色之城。这片热土上,不仅走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走出了彭德怀、陈赓、谭政、黄公略等一批人民军队的将帅,还孕育了艺术大家齐白石,音乐家黎锦晖、吕骥,作家张天翼等文艺巨擘。党的十八大以来,湘潭的发展令人瞩目,涌现了众多先进典型,呈现出道德模范“湘潭现象”。“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艾爱国,全国最美教师、“海牛”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步炎等众多先进人物,事迹都十分感人。湘潭的文艺工作者要明确定位、担当主责,立足湘潭山水,传承千年文脉,赓续传统文化,用好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提炼与湖南、与湘潭密切相关的革命精神,让艺术的种子扎根在本土文化的沃土之中,持续打造湘潭文化品牌,努力成为新时代湖湘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做精主业,多出聚人气的作品。无论是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终都要看作品的质量高低。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要经得起专家评价,更要经得起人民的鉴赏,经得起时间的淘漉和市场的检验。打造这样的文艺精品,浇铸这样的文艺高峰,是文艺工作者的主业,也是党委宣传部、文联等宣传文化战线各单位的重任。要尊重规律,强化引导,在突出正确的政治导向的前提下,鼓励并引导文艺创作在题材选择、内容体现以及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要注重创新,强化激励,推动文艺创作守正创新。要依重融合,强化攻关,在充分尊重作家创作自主的同时,结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遴选策划一批重点项目,试行征召创作、签约创作、招标创作、集体创作等制度,组织创作专班,集聚资源,合力攻关,打造时代文艺“爆款”经典。

  (作者系湘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