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5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罗徽 通讯员 邓喜军 周功新)“坝体稳定,排洪系统正常,调洪库容充足……”近日,宜章县瑶岗仙镇水洞尾矿库,郴州市安全生产专家库专家喻光强对尾矿库浸润线埋深、安全超高等关键指标进行比对,排查隐患,确保安全度汛。
尾矿库为堆存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及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是泥石流危险源之一。今年,我省持续加大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力争将尾矿库数量控制在400座以内,不再产生新的“头顶库”(即下游1公里有居民或重要设施的尾矿库)。
郴州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统计在册尾矿库82座,其中“头顶库”22座。今年来,该市建立全市尾矿库信息台账“一张图表”,在全省率先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全员定岗定责。在瑶岗仙矿业公司卫星地图上,记者看到,企业用“红、橙、黄、蓝”4种颜色,标出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和等级。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根据风险等级,实行差异化动态管控,并在每个岗位设置风险告知牌,提示该区域的危险部位和管控措施。”
“我们要求各尾矿库企业按照‘一库一策’要求,编制安全风险管控方案。”郴州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采取个性化管控措施,能有效强化对尾矿库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该市实施尾矿库包保责任制,动态调整市、县、乡、村、企“五位一体”安全责任体系,增加技术责任人。并组建11支由应急、环保、专家库专家等联合组成的特别督查组,不定期对尾矿库开展解剖式执法检查,排查隐患,督促整改。
为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郴州还通过政企联动,采用新技术综合治理尾矿库,每年利用尾矿砂生产水泥、烧结砖、改性尾砂粉400多万吨。目前,尾矿库所在地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