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10月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积极响应“双碳”目标的号召与引领。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推进健身设施绿色低碳转型,推广绿色建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实施节能降本改造,户外运动设施不能逾越生态保护红线。为推动体育强省和健康湖南建设取得新成效,我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应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
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健身设施全面绿色转型
强化体育部门责任。组织各市、州体育部门领导干部学习“双碳”政策文件精神,探讨健身设施建设领域落实“双碳”目标的具体做法;制定健身设施绿色低碳运营评价通用规范,控制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推进健身场地设施由服务大型竞技赛事向服务百姓日常健身转变,由贪大求洋向绿色生态和经济实用转变,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推动体育企业提高认识。各市、州体育部门应约谈健身设施建设承包单位与建材生产企业,引导其强化健身设施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使命担当;鼓励体育企业自主开展绿色低碳材料研发,并予以资金扶持,引导体育企业科学减碳。
加强低碳健身宣传。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和短视频产品等加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宣传,促进广大群众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度认知;培育群众低碳参与全民健身的习惯,厚植全民健身绿色低碳文化,倒逼健身设施建设向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加快健身设施新型材料研发
强化重大科技攻关。编制健身设施低碳建设规划,制定健身设施低碳建设战略路线图;设立专项科研攻关经费,对健身设施低碳建设科技攻关项目展开公开招标;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为重大科技攻关创设优质平台。
加快新型材料研发。鼓励体育企业主动转型升级、节能改造,引导体育企业由传统的代工生产向自主研发生产转变;鼓励职能部门为体育企业自主研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各级政府对于推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科研团队或单位应予以奖励与表彰。
完善人才梯队建设。鼓励高校加快体育工程、体育材料等学科专业建设;扶持建立高水平的体育材料研究团队,强化健身设施建设高新材料研究;出版健身设施低碳建设指南,建立健身设施低碳建设施工标准模式。
开展绿色低碳建设评价,构建健身设施动态评价机制
明确评价对象范围。合理界定各主体责任范围,建立相应评价指标予以评价,强化各主体在健身设施低碳建设中的责任意识;围绕生产、运输、使用、建设、维护等环节,对碳排放量、能耗、能源利用率等展开评价。
形成多元评价主体。推动职能部门、专家、第三方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健身设施低碳建设评价;通过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加强各主体之间沟通交流,形成健身设施低碳建设评价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
构建动态评价机制。依托小程序、公众号、APP等媒介打造评价平台,方便多元化主体进行过程性动态评价;鼓励社会组织或个人主动参与评价,及时采纳客观、科学且可行的评价方案,并给予相应奖励。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保障制度,加强健身设施能耗统计监测
制定具体监管办法。建立完善的健身设施低碳建设监管组织构架,确定专门指导监管工作部门,并出台监管实施办法;强调职能部门监管的服务引领作用,在对体育企业进行监管的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提供充分的服务指导。
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育职能部门应组织权威专家展开研讨,拟定健身设施绿色低碳建设总体目标,并制定详细阶段性任务;出台健身设施绿色低碳建设政策,研制健身设施低碳建设工作条例,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惩处办法。
加强能耗统计监测。完善健身设施低碳建设施工标准,研制科学的减碳标准;明确健身设施建设材料能耗阈值,坚决抵制劣质建材流入市场;加快健身设施碳排放监测系统建设,强化碳排放监测中的数字技术运用。
【作者系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区体育文化)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