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5月0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岗定技施教 提升人才服务行业能力

  刘益贵 王旎

  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强调职业教育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据统计,2021年,全国共有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在校生规模达1590.1万人,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特别是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预计到2025年技能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近年来长期在2以上,高技能人才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匹配、技术人才技能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紧密对接企业、岗位之需,切实推动人才培养提质升级,提升人才服务行业能力,已成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精准对接岗位之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精准对接岗位之需,科学制定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适切性的重要举措。

  在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一要深入调研论证。把握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队伍结构现状与需求;对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及工作任务做细致调研分析,了解各岗位对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及素质方面的要求,广泛听取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二要对接国家标准。2019年,教育部发布首批修(制)订的347项国家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基本形成了由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构成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各高职院校要在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引领下,贯彻“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理念,科学规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三要凸显类型特征。摒弃过去沿袭本科院校“以学科知识”的构建与传授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养的养成。

  科学把握成长之律,差序提升技术技能

  近年来,国家赋予了职业院校稳就业保民生、服务技能培训与终身教育的新使命。自2019年起,高职院校连续3年每年扩招100万,扩招对象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分类考试招生工作也稳步推进。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挑战。

  面对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学业基础、不同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多元化学生,高职院校首先须科学把握各类学生的个体认知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和利益诉求,制订差异化培养方案,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其次,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从职业能力本位出发,以职业岗位胜任能力要求为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起点,反推确定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应习得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差序提升各类学生的技术技能。

  凸显职教评价之要,构建产教融合生态

  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指挥棒”。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列为职业教育的评价重点,为高职教育办学和育人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应强化政府搭台、行业牵头,统筹产业布局和职业教育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法律和税收优惠、奖励措施,调动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设计、实习实训指导等,全过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发挥师资队伍人才优势,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及产品研发等全过程。应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开设订单班等多种形式,多元协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应相互依赖、共生演进,形成资源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新生态。

  准确把控时代之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中国制造正在加速升级为中国智造,人工智能、大数据、5G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催生出许多新产业新业态。高职院校要把握新时代新契机、拥抱产业变革升级,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是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共创孵化基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及竞赛,激发人才创新动力与活力;二是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建设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加强联合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联合开展各类横向合作,承担更多社会技术服务工作;三是分层分类分阶段组织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任务工作中,使学生学习生涯与职场无缝对接,并提供继续教育平台,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作者分别系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