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5月0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思政红+生态绿”厚植生态文明意识

  唐海珍 陈安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据法规严守生态底线,更需要通过教化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对身处“拔节孕穗期”的职业院校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熏陶和培养、促进生态实践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机融合,既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

  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共进,应发挥思政课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引领作用,强化不同课程的协同效应,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教学全课程体系,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

  理清逻辑。明确思政课“主渠道”与各门课“一段渠”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思政课程真正成为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源头活水,突出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避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张皮”“一头热、一头冷”现象。

  构建机制。围绕组织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团队建设、教师发展、考评激励等,形成党委整体布局、思政课教师引领、专业课教师协同、学生积极参与、督导评估考核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形成示范。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混编式”教师团队,以恰当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元素融入课程设计,注重从专业课程的教学典型案例中提炼集纳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政课程范例,再用以引领课程思政教学。

  以通识教育提升生态素养

  应通过开设“知行合一”的特色公共课程、开展公益性宣教类“做学项目”等方式,培育学生的生态素养。  

  激发热爱感知。将“走进自然”等沉浸式体验类项目融入《生态环境素养》等公共课中,组织学生参观生态植物园、江河湖泊等,激发学生热爱生态环境的情感,从“知晓认同”视角提升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拓展建设认知。通过与企业共建空气监测平台、校园污水处理平台等实训基地,将“世界水日”等宣教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拓展学生环保认知,从“知行合一”视角培育学生职业素养。

  探求扎根觉知。结合“世界环境日”主题行动等实践类项目,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企业等进行环保科普宣传,提升学生环境素养,从“专业培养”视角完善生态环保人才培养体系。

  以文化浸润促进职业热爱

  应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目光可及、双耳可听、心灵可感的全方位生态文化环境,以绿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促进他们对生态环保职业的热爱。

  以生态文化润心。设立“绿色文化讲堂”、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在线上线下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围绕“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范式”“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状况及影响路径”“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担当作为”等主题组织学生展开探讨,以生态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以生态文化怡情。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育人体系,打造优秀生态文明育人团队,淬炼厚植有历史传承、有专业特色、有时代特征的绿色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职业的热爱。

  以生态文化导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持续开展生态志愿者文化、生态诚信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职业认知,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引导学生为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以“三全育人”造就生态人才

  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充分挖掘高职院校各群体、各岗位育人元素,努力形成育人工作合力,为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注入源头活水。

  全员合力。着力打通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盲区、断点,优化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确保全体教职员工服务于育人工作,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互联互通。

  全程贯穿。筑牢课堂教学阵地、党校教育阵地、实践育人阵地、网络教育阵地,针对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将育人工作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全方位覆盖。从招生、学习、生活、毕业、就业等各环节入手,大力培养知晓“生态美”而有较高生态素养、创造“校园美”而有强烈学校荣誉感、追求“自我美”而身心健康、创新进取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分别系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