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沿着总书记足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4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厚植家国情怀 推进公安教育

  段水莲

  “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号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承载着思接千古的中华文化底蕴,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特别是中国近现代更加凸显其独特作用,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公安教育工作是培养合格人民警察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工程,以人民为中心是公安工作的价值旨归与价值追求。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为培育“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的公安警察队伍提供了原生动力。

  打造教师主力军,播撒家国情怀种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还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公安高校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建立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常态化工作机制,将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高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意识形态培训等理论研修的重要内容,通过政治理论培训、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形式,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人格正、自律严的教师队伍,通过教师的课程讲授、人格引领和榜样示范,播撒家国情怀的种子,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用好课堂主渠道,夯实家国情怀基石。课堂是思政育人的主渠道,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是铸魂育人的战略举措,是全面贯彻党的公安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教育的主路径。加强课程建设,抓好课堂教学,要推动家国情怀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入心入脑,培养、锻造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培育胸怀“国之大者”的担当。“国之大者”就是一种深深植根于血液中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是家国同构的深层体现。“为学须先立志”,新时代的公安预备警官需要有远大的理想,能更主动地将个体小我融入祖国、人民“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公安院校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从初入校园就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民族梦、国家梦之中,逐渐积淀起“家国一体”的思想自觉,深化“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文化认同。

  创新实践主阵地,强化家国情怀体验。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等实践活动是强化家国情怀的主阵地。让家国情怀培育入脑入心,不能停留在书本上,止步于教室里,更要注重从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汲取养分和动力。家国情怀培育应当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通过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领略革命先辈们的家国情怀,将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潜移默化地传承,培育家国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培育应当因时制宜,紧密关注时政素材,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围绕重大庆祝纪念活动,组织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活动形式,增强情感深度,深化国家认同,激发“家国一体”的情感共鸣。家国情怀培育应当因人制宜,通过开展各类针对弱势群体的志愿活动,保持对人民的关心关爱,在服务过程中增强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仁爱之情。家国情怀培育应当因势制宜,充分利用假期,围绕乡村振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开展调研,通过切身的调研和实践感受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对家乡、对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升华“家国一体”的高级情感,深切体会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精髓。

  (作者单位:湖南警察学院管理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