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婵
近年来,伴随着大国崛起与民族认同感的高涨,又适逢建党百年等重要历史节点,优秀的主题美术创作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青年美术家投身于主题美术创作中,或在波澜壮阔的现实中唱响时代强音,或在历史的纵深处探寻中华文化之美。他们将个人真诚的姿态与独特的审美旨趣倾注到创作中,使当下主题美术创作呈现出越来越多元的创新风貌。
在今年入围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的湖南作品中,青年艺术家付红的中国画作品《天凉红叶稀》,以中国传统笔墨的艺术营构,呈现出新时代风貌。作为湖南省画院专职画家,付红是一位较为成熟的青年艺术家,他的笔墨语言有着独特的个人气息,繁复和浓密中尽显诗意和浪漫。《天凉红叶稀》描绘的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首倡地,也是一个远离喧嚣的纯苗族聚居地。从这幅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家敏锐地捕捉和提炼自然的能力。艺术家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致广大、尽精微”的中华美学践行于山水创作中,采用独特的观照方式,描绘十八洞村的高山峡谷、瀑布溪流、木桥石径、田垄树林和门楼村寨,营造出一种可游可居、诗意浪漫的美好景致。在笔墨之间,乡村振兴的时代话题别出心裁地流露着诗意韵味。
在入选的五件版画作品中,有一幅版画作品《见证——速度》不仅入选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同时获得直送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资格(其中版画仅5件)。该作品源于建党百年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计划,创作者林军是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的教授。近些年,他的版画创作成果斐然,在各大展览和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中崭露头角。林军在主题性创作和版画语言之间找到了很好的连接点,除了拥有很好的经营塑造能力,他还倾力于主题立意探索,试图将黑白木刻版画语言重新聚合出新的表现活力。在《见证——速度》中,他以火车为表现内容,用传统的黑白木刻版画表现百年铁路发展史,在平面空间中浓缩了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浩荡历史,以小见大、意蕴深广。与此同时,点、线、面的交融,平行与竖向的交叉,具象与抽象的交错,时间与空间的交响,构成了极具流动感的画面,从而使得这幅作品兼具了主题性和艺术性。
湖南当代主题美术创作在图像叙事的同时,也注重美术表现手法的本体探索。青年艺术家卢汀创作的插图《红色记忆插图》是一件颇具形式创新的作品。该作品一共由五幅图像组成,分别为“1927·南昌起义”“192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1·定都瑞金”“1934·长征”“1934·湘江战役”,描绘了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诞生到早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卢汀对军旅和历史题材很感兴趣,并在近几年来把重点放在主题美术创作上,参与创作了多幅红色题材作品。作为新媒介技术浸润下的年轻一代,卢汀力求在艺术与新媒介中找到适合的突破点,该作品采用套色版画技法,用电脑软件制作大量场景和人物素材,再组织构图。画面整体呈红褐色,有如古壁画般的斑驳感,既有对历史岁月的回望,也有对历史全新的阐释,从而使历史焕发出新的生命。
综合材料绘画这一新的艺术媒介,拓展了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成为了很多青年艺术家探索主题创作和内在精神语言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此次入选的有两件综合材料绘画作品,都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寻找灵感,获得启示,进行视觉转化,呈现青年艺术家的内省精神。其中,卿科军的《谱No.3》,以现成品“竹”作为引子,通过不同材料之间的磨合与协作,试图打通过去与当下、自然与生活的时空关系,寻找到生命、人文以及时代的链接点,映照出对中国当代文明建构的诉求与思考。张勤的《光阴的故事》则以西汉时期的一件青铜盛酒器作为“藏礼与器”的文化符号,画面处理上舍弃了具象的描绘,抽象地运用了青铜器的形与色作为画面的灵魂结构。在材料媒介上,艺术家使用麻布、宣纸、麻线等极具东方视觉特质的综合材料进行拼贴与拓印,让作品流溢出一种内敛涵雅的意蕴和气象。该作品通过青铜器的绘画与历史对话,让器与物的观念发生嬗变并存于画中。
湖南青年美术家的上述入围作品,在借鉴、融合与创新中,呈现出了新时代主题美术创作的新面貌和新境界,正是这样与历史共情、与时代偕行、与自我对话的艺术自觉,赋予了青年美术家的创作求新求真、向深向远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