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3月2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的杂货铺

  张再林

  今年秋天,母亲将迎来八十大寿。一次,母亲在和我聊天时,突然问我,关于她的记忆,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望着母亲日渐苍老却又慈祥依旧的面容,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当然是那间杂货铺了!”

  记得我刚上中学的那一年,由于两个哥哥都要外出求学,家里开支陡然增大,仅靠父亲当教师和母亲做裁缝的那点微薄收入,已不足以应付家里的各项开销。于是母亲提出开一间杂货铺,以拓展财源,增加收入,好让全家渡过难关。

  主意虽定,但困难很多,第一个难题便是没有本钱。平常自诩“万事不求人”的父亲只好写信向伯父求援。伯父一家也不是很宽裕,好在伯父的几个子女都已参加工作,便一起凑了两千块钱借给父亲。母亲便以此为本钱,紧锣密鼓地张罗着杂货铺开张了。

  那时候我们一家还住在乡镇,交通甚为不便,全镇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母亲将杂货铺的位置选在这条公路的旁边。这里是通往县城的必经之地,马路的对面便是供销社,镇政府、邮局、粮店、医院、旅社等国有单位也在附近,算是小镇的中心地带和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了。每到圩日,这里更是挤满了来自周边各村各寨的乡亲,熙熙攘攘,人流如织,好不热闹。母亲说,杂货铺开在这样的地方,生意虽不一定能好到哪儿去,但也一定不会差。

  那几年,由于父亲忙于学校的工作,我们兄弟几个又都在读书,母亲几乎独自一人承担了杂货铺的所有事务。从进货、销售到收钱、算账之类的各种事情,都由母亲一人完成,母亲仿佛一夜之间就学会了经商的各项技能。

  在母亲的精心打理下,杂货铺虽然不大,却也“五脏俱全”,但凡柴米油盐、酱醋烟酒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以及糖果饮料、文具衣物等家庭日用品,可谓应有尽有。此外,母亲还经常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进一些时尚流行的商品来卖,以吸引客源。杂货铺的生意很快进入了正轨,成了小镇远近闻名的小型“购物中心”。每逢小镇圩日以及中秋、春节之类的重要节日,杂货铺的柜台前更是挤满了顾客。

  母亲独自一人经营杂货铺,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劳累自不必说。两个哥哥寒暑假回家都会到店里帮忙,而我在附近上学,经常要去给母亲送午饭,有时还要顺便帮看一下店。记得有一次,母亲中午忙着去进货了,留下我一人在店里。这时来了两位二十出头、打扮时髦的姑娘,说想买某个品牌的香水,但寻遍镇上的商店,都没有买到。我对这种香水有点印象,很快便从货架的一个角落里找了出来。两位姑娘看后,满心欢喜。但我不知道价格,不能随便乱卖,而母亲又还没有回来,我为了拖延时间,硬着头皮与两位姑娘东一句西一句地瞎聊,直到母亲来。母亲后来大大地夸奖了我一番,说我很机灵,懂得如何留住客户。

  不过也有弄砸挨骂的时候。有一次我照常中午送饭后独自看店,这时在附近开店的一位熟人伯伯走进店里跟我说,有顾客急着到他那里买啤酒,而他那儿正好缺货,于是想先拿几瓶过去卖。我连想都没想就让他把啤酒拿走了。母亲回家后很是生气,把我狠狠地教训了一通,说那个品牌的啤酒是她好不容易托了城里亲戚进回来的,在刚刚兴起啤酒热潮的小镇尚属稀罕之物,全镇只有我们家的店里有货,而今天让我这么一弄,顾客会以为其他店里也有这种啤酒卖了,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意和“只此一家,别无他店”的独尊地位。那时懵懂的我哪里懂得这些门道,只是觉得很委屈。长大后才慢慢体会到这里头的生意经。

  几年后,两个哥哥陆续参加工作,我也离家上大学了,家里的经济条件逐渐好转,母亲便将杂货铺清盘转让了。再后来,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们全家搬迁到了城里。但我总也忘不了那间杂货铺。它不仅支撑我们全家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岁月,也让我初步学到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