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中
当时间的“步履”走向三月,一切变得生机盎然。在全民义务植树节到来之际,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联合撰文,号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科学开展植树造林,共同建设美丽湖南”。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进入新时代,植树造林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对于湖南来说,亦是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湖南的必要举措。
“挖坑、扶苗、培土、浇水,再给树苗挂上牌子”,这是不少人童年时期的共同记忆。如今,植树方式方法也与时俱进,变得多种多样。以我省为例,人们既可以“扛锄拿耙”,直接参加乔、灌、草植被育苗、栽植的过程,也可以动动手指,通过捐资代劳的方式与大自然“云端相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试想一下,当你亲手植下的小树苗变得枝繁叶茂,这其中的参与感、满足感,又岂是旁人所能体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植树造林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城市里,偶然出现的一抹新绿也许并不起眼,但它就像少女衣饰上的流苏,衬托出美丽与妖娆。而在沙漠等贫瘠的土地上,它就是治理风沙,涵养水土的重要“关口”。据相关资料显示,仅在2021年,全国完成造林360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06.67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多长沙的面积,这样卓越的治理成效固然离不开高科技的助力,但人们栽下的一草一木,同样是筑起绿色“长城”的第一块砖,第一片瓦。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近年来,一批展现乡村新风貌的短视频达人、主播悄然走红,他们的镜头里是一片诗意栖居的画面,掌握着名为田园生活的“流量密码”。但话说回来,这样半隐居式的生活恐怕与大多数人无缘,它只能作为闲暇时光的一种消遣,与其躺在家中艳羡他人的生活,不如趁着三月的大好春光,走出户外培土种树,丰富城市的“调色板”,和春天“打个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