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娥
长篇报告文学《红烛》,真实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湘西北教育的状况,以乡村小学校长覃东荣感人事迹为素材,充分肯定了主人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高瞻远瞩的教育眼界,为贫穷山区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子情怀。
覃东荣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乡村教育阵地,硬是将一个经济极度贫穷、教育极其落后的湘西北小镇的教育做得风生水起,在他的一系列举措下,教字垭镇中心完小由默默无闻的山村小学变成国家省市优秀学校。
本书作者向晏漪,系覃东荣同事,其跟随校长覃东荣在学校教书育人多年,目睹了覃校长为实现让每一个山里孩子都能上学的教育理想,迈出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但覃东荣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将挡住山村教育的“拦路虎”一一移除,如带着同事和乡邻在烈日下挑石头修学校、建石桥、促教改,自身体弱却不顾生命危险救落水的学生,自家贫困却供养6个孩子上学。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覃东荣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为乡村教育铺洒阳光,照亮的是他人,而他自己在胃痛袭来时,不是躺在学校柴房里呻吟,就是晕倒在讲台上,依靠热水袋来缓解疼痛。对覃东荣的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作者情感复杂,其中有不解、有敬重;有抱怨,也有同情。
作者的亲近身份为作品灌注了真情、深情。覃东荣去世后却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来遮住因伤残未愈而显露出来的白骨,留给妻儿的是生前的一张张欠条。积蓄已久、亲历亲见的同事情为《红烛》的撰写铺足了张力,于情于景字字深情。作者将山区教育者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奋斗不息的生命底色调制出来,覃东荣的教育理想一步一步地具象化,人文教育者的形象也越来越深刻、感人。
为挖掘覃东荣的事迹背后的精神因素,作者追溯了覃东荣的青少年时代。既有古代为教字垭办学的伍先生的精神感召,亦有覃氏家族为革命英勇就义的精神感化。青年时期的覃东荣即对中国共产党有着特殊的感情,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才使大龄少年15岁的他有机会进学校读书,并成为了一名教师。正是作者注重挖掘人物故事背后的因素,为覃东荣终身扎根、献身乡村教育的初心找到了精神源头。
《红烛》一书有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节叙事成为作品另一显著特征。如作者借“吃猪肉”的细节为覃东荣简笔素描,入木三分。在上世纪80年代老百姓眼里,几个月能吃上一盘“猪肉”是很奢侈的。覃东荣每个月收入100多元,除去自家3个孩子的日常开支,还要供养6名收留的学生,经常捉襟见肘。他舍不得去看病,却舍得每两周借钱买几斤猪肉改善孩子们的伙食。诸如此类的细节,丰富生动,感人至深。
此外,作品还注重表现覃东荣现代教育的思维。物质的贫穷并没有妨碍覃东荣的现代教育思维的转向。他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加班节省下来的资金,定期送老师去教育先进的省城进行培训,并制定、推出一系列教学计划,把一所乡村小学的教育一步一步推上新的台阶。当然,覃东荣能把乡村教育做得如此出色,也离不开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妻子伍友妹。作者描写伍友妹一个人为8个孩子洗衣做饭、辛苦劳作的场景,真实还原了一位虽然学识不高,但心地善良、坚忍、勤劳、朴实的土家妇女的形象,丰富着覃东荣的光辉形象。
《红烛》作为一部真实反映山区教育的报告文学作品,以情感真挚见长,在结构把握及细节挖掘上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覃东荣虽然离开人世多年,但他的信仰本色、教育理想、红烛精神值得不同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党员干部传承与发扬。
(《红烛》 向晏漪 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