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情怀

  王利华 黄海丰

  “坚持胸怀天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经验的一大深刻提炼,是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峥嵘岁月里不断攻坚克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保障,是党立足民族伟大复兴、心系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界情怀的生动彰显。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升华

  心系全人类福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着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使命。马克思主义是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立场、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学说,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早在青年时期便树立了为全人类福祉而工作的崇高理想,倡导人们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做一个“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并饱含深情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既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初心使命,亦秉承“为世界谋和平、为人类谋进步”之世界情怀,始终将自身命运同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孜孜不倦地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矢志不渝地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有着数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对天下大同的博大胸襟。《礼记》中所倡导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为人们勾勒了一个崇尚公义、大爱无疆的大同世界;《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倡导人们在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墨子》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倡导“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消灭社会混乱局面,缔造一个人人互爱互利、和谐共处的大同世界。凡此种种金玉良言,千百年来早已被无数国人有诸于内而行诸于外,成为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结合新时代发展潮流,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想转化为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实际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动阐述

  富含深刻科学内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包含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责任担当。正如《决议》指出: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致力于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国际恐怖主义、地区难民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世界各国的头顶,成为世界各国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没有任何国家能在日益复杂的全球形势与全球性问题中偏安一隅、置身事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更是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唯有胸怀天下,人类社会才能走出“零和博弈”,告别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美丽新世界,共铸一个没有硝烟弥漫、唯余霁月清风的光明未来。

  (作者分别系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三级教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本文系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专项项目《“抗疫社会大课堂”融入“思政小课堂”的路径探析》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21E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