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湘江周刊·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2月0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把《浏阳河》当“湖南民歌”

  徐叔华与夫人。 徐芒 摄

  向敬之

  11月30日清晨,经典歌曲《浏阳河》的词作者徐叔华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社会各界集体哀悼,遗憾的是,有些报道却把《浏阳河》当成了湖南民歌。

  《浏阳河》是“湖南民歌”吗?如果是“民歌”,又怎么有“词作者”?

  1950年,湖南土改运动开始,19岁的长沙人徐叔华,作为湘江文工团工作人员,被分到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深入田间地头采风。农民分到了田地,种粮积极性高涨。秋收丰收了,他们在交公粮路上你追我赶、热闹欢腾,强烈地感染了年轻的徐叔华。

  于是,一首《推土车》(后改名《双送粮》)的词儿,在徐叔华的脑海中流出。

  据徐叔华后来回忆,他当时想着一位爷爷和孙儿推着小车送公粮,不小心车陷水沟,他们想请一位青年帮忙抬车。青年有意逗弄,就对孩子说:你要是答得出我的问题,我就帮你抬。青年问了什么问题?这就有了一首表演唱:“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

  一般而言,先词后曲,这是歌曲创作中最常见的。也有先曲后词的,就是根据曲调填词的,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叔同的《送别》,是1914年李叔同留日期间听到日本词作家犬童球溪填写的一首《旅愁》而重新填词的,至今没有超越者;还有《我和我的祖国》,是词作家张藜拿到作曲家秦咏诚的曲谱半年后,在湖南张家界出差时突然找到灵感喷薄而出。而《浏阳河》更为奇妙,词曲分别创作,临时组合,成为红色经典,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浏阳河》的曲子,原为1949年冬长沙市工人文工团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排演的歌剧《田寡妇看瓜》中的一个唱段。唱段内容反映旧社会好吃懒做的无赖秋生,在新社会发生了经济地位和思想认识的变化,感激毛主席而唱。曲作者唐璧光从中国民歌《孟姜女》中汲取营养,利用其中的音调因素和旋法特点加以提炼、改造、发展和再创造,写成了后来蜚声中外的《浏阳河》原曲。此曲一诞生,立即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家纷纷传唱,电台也录音播放。

  1951年5月,长沙市湘江文工团排演歌剧《双送粮》赴京汇报演出,其中《浏阳河》的唱段采用了当时全国流行的曲调《小放牛》,但因该曲调没有湖南地方特色,需要重新换成湖南风格的曲子。有关人员立即想到《田寡妇看瓜》中那支脍炙人口的曲子,把它移植过来,在速度、旋律等方面作了调整。结果,效果浑然天成,晋京演出后,获得专家和群众的一致赞誉,《双送粮》中的第三曲《浏阳河》,迅速传开,影响至今。

  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195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双送粮》第三曲明明署名应为“词作者徐叔华”“曲作者唐璧光”的《浏阳河》,却被长时间署名为“集体创作”或“湖南民歌”。直至1992年11月8日,湖南省文化厅政策法规室就《浏阳河》的署名方式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走访、调查部分知情人后确认:作词徐叔华,原曲唐璧光,朱立奇、齐芝田等集体编配。

  著作权被依规确认,但长期以来还是有错误的署名。百度百科中《浏阳河》词条,有词曲作者,却还注明为“湖南民歌”。

  什么是民歌?民歌是每个民族或地区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的、带有自己民族或区域风格特色的歌曲,是劳动人民的传统歌曲。这些歌曲,绝大多数都不知道作者是谁,口口相传,传播下来,只好署作“民歌”。如著名的陕北民歌《东方红》,为陕北农民歌手李有源等依照《骑白马》的曲调填词而成的歌曲。如广为流传的经典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是1959年作曲家李焕之与词作家霍希扬等根据大别山小调《八段锦》改编而成的。

  它们之所以还是称为“民歌”,是因为其蓝本就是民歌,后来只是改编,或者重新填词。《浏阳河》不然,歌词的徐叔华有感而发的独立创作,旋律是唐璧光取材传统音乐而重新创作。这样的作品,就是标准的原创歌曲,而不是“湖南民歌”。我们不能罔顾事实。

  为了维护自己的著作权益,徐叔华、唐璧光二位先生,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就在不断地维权,每一次都得到了法律公平正义地对待。然而,还有不少出版单位、音像单位和编选者,不尊重历史事实,不尊重原创权益,故而导致了唐璧光先生故去六年后,徐叔华先生辞世后,仍有媒体把经典原创歌曲《浏阳河》署作“湖南民歌”。

  如今,徐叔华先生远行,我们别再把《浏阳河》当“湖南民歌”,就是对他和唐璧光先生最好的尊重与纪念!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