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湘江周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海洋奇景 体会博物之美
——《海洋解剖笔记》编辑手记

  刘羽洁

  我和《海洋解剖笔记》结缘,也许是冥冥之中选择了彼此。

  第一次与它邂逅,是在2020年5月,我依稀记得是在Amazon图书网站上浏览时,无意间看到这本书的信息,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页样章,也立马被它丰富有趣的主题和绚丽独特的画风所吸引。这本书唤起了我对大海所有的美好记忆。因为喜欢,接下来的一切,就那么的顺理成章了——准备选题会、联系版权代理和作者、购买版权等。当时全世界都处于疫情时期,沟通和等待的周期漫长了许多,但是当我收到完整样书的那一刻,觉得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海洋解剖笔记》的作者是朱莉娅·罗斯曼,她是国际上著名的插画师,也是一位科普畅销书作家,作品曾经获得过鹦鹉螺图书奖金奖。

  当我将原版样书在指尖反复翻阅,不禁惊叹这本书真是艺术+科学的完美融合,500多幅精美细腻、风格独特的“解剖学”手绘插图,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在书中,我了解了许多我从未听说过的、令人瞠目结舌的生物——巨型甘氏巨螯蟹、深海狗母鱼、筐蛇尾……层见叠出的科普知识也不再枯燥乏味。我们可以跟随作者敏锐的目光,沿着海岸线,穿过开阔的海洋,在波浪之下,结合艺术和科学,开始一场世界海洋的美丽视觉之旅。

  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看到。

  接下来,就是进入极为重要的翻译环节。《海洋解剖笔记》是一本内容丰富、关于海洋主题的科普书,涉及海洋地理、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贸易、海洋保护等方方面面,里面涵盖了大量的科学名词和分类术语。所以除了要不悖原文,保证语言上的生动性和流畅性,更重要的是保证其严谨性和科学性。做到翻译中的“信达雅”并非易事。

  我们辗转找到了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的吴昊昊博士。吴昊昊博士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海洋鱼类种化与海洋鱼类分类。他看到这本书后也是喜爱异常,当即一拍即合,立马答应了下来。

  如果说《海洋解剖笔记》的作者朱莉娅·罗斯曼真正做到了把每个人心驰神往的大海做成精美的“艺术切片”,那么吴昊昊博士为了给中国读者们带来是一道“口感顺滑、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自然科普大餐,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斟酌推敲,深入浅出、准确细腻的译文让这本书更加的出彩。比如里面有一个小章节说到沙滩(sand),不同的沙滩上的沙子由不同的矿物质组成。其中coral sand这个词,我和吴昊昊为这里翻译为“珊瑚砂”还是“珊瑚沙”,来回商议了多次。后来吴昊昊老师又找到了中国地质大学的专业老师再三请教,对方给出的建议是:“只有那种经历了成岩作用,然后重新变成沉积岩了的,采用石头旁的砂。”我这才尘埃落定,欣然接受。这只是图书出版工作的一件小事,但能否把这些普通琐碎“小事”做好, 体现了对知识的“敬畏心”和出版工作中的“匠心”“细心”和“耐心”。

  除了翻译和审校,在图书的整体设计中我们也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就拿内文选纸来说,书中内文几乎都包含精美的插图,那么为了完美地达到色彩还原和呈现,必须要斟酌好纸张的松厚度、平滑度、显色性等,还要综合考虑到纸张的价格,最大限度地平衡图书的成本和质感,光是选纸比对就达到了上十种,色样就打了近百张。在装帧形式上,图书采用裸背锁线工艺,这曾是湖南著名出版家钟叔河先生大力推荐的方式。其书页可以实现180度全展开,能让读者更轻松地翻阅,同时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

  海洋不仅仅是诗和远方。生命从海洋中开始,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起源于大约35亿年前的海洋之中,探索海洋,就是探索人类的本源与未来。《海洋解剖笔记》带我们走进远古生命的起源之地,帮我们解锁刻在基因里的海洋记忆。

  (《海洋解剖笔记》 [美]朱莉娅·罗斯曼著 吴昊昊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