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群霞
苗剧,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诞生的少数民族剧种。剧种诞生后迅速在湘西周边苗族地区传开,一批以反映苗族人民生活的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神话题材为主要内容,以苗族音乐为戏剧音乐素材的作品,通过戏剧艺术家的加工提炼,编排成剧目搬上了舞台。《团结灭妖》《黛雅与那卡》《逃犯审官》《带血的百鸟图》《相亲》等苗剧的经典剧目,成为中国戏剧艺术之林又一朵灿烂辉煌的奇葩。
今年10月,第七届湖南艺术节上,花垣县苗剧团创作的《阳雀声声》上演。该剧由李大剑、王密根编剧,李生权导演,任求林作曲。该剧题材来自苗乡,以苗乡山村普遍存在的打工人与留守孩子的情感生活为戏剧冲突,从侧面反映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长期以来,苗乡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打工人与留守孩子的情感生活曾是湘西人民心中的痛。近年来,湘西人民逐步走出了贫困,在乡村振兴中,外乡打工人回乡务工。剧本通过描写苗家大姐阿秀回家探亲后,再次面临与女儿苗苗分别时的情感纠葛,充分反映出了这一生活变化。
语言是舞台艺术的重要体现,是体现剧种地域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阳雀声声》的一大特色是湘西官方汉语夹苗语的舞台语言。全剧采用了湘西地方官方语言,但在特定情节中,为增加语境和人物心境加了苗语道白。如,阿秀和麻叔用苗语同声呼“玛汝!玛汝!玛汝!!”(苗语意为“好”“非常好”)。人物的情绪通过苗语道白展现得淋漓尽致。
戏剧表演动作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之一。苗剧诞生时间较晚,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动作多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或借鉴其他剧种的表演程式。《阳雀声声》的表演动作则多是从现实生活中直接模拟。天真可爱的苗苗拿花给妈妈时的动作以及她要妈妈接鲜花时的动作,这些表演动作都质朴天真,富有生活气息。
柔情委婉的声腔是《阳雀声声》的一大亮点。苗剧的剧种音乐的发展经过了不断探索和创新,主要以原始苗歌音乐为素材,用歌剧、歌舞剧的手法设计音乐,使剧种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更彰显剧种的个性。《阳雀声声》的音乐由本土作曲家任求林创作,运用了歌剧的创作手法,结合原始苗歌音乐元素进行设计,采用了伴唱的艺术手段,用以塑造人物在剧中的情感矛盾纠葛。如,阿秀的唱腔中就采用了“叭咕腔”“平腔”“高腔”等大量的苗歌元素,来刻画她是走或留的矛盾心理。巧妙的音乐设计手法使得整个剧目更具有感染力,感人至深。
小戏《阳雀声声》正由于有众多苗族艺术家的参与,才使剧目锦上添花,洋溢着鲜明的民族戏剧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戏剧的审美也越来越“苛严”,苗剧的创作和演出也应该追求更高的水准,才能满足当代观众的欲望与需求。小戏《阳雀声声》还需要在戏剧文学的戏剧性、戏剧演出的创新性方面下更多更大的功夫,努力打造苗剧的精品,满足时代与人民对民族艺术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