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1月0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打造农耕文化对外传播新窗口

  胡东平 张律 

  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中华农耕文化是构建中国话语的核心构件,伴随着涉农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华农耕文化的关注与日俱增。加强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对中华农耕文明、农耕历史和农民生活现状的了解,可更柔性、立体地建构我国国家形象,有效提升中国价值的国际感召力。湖南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应坚持守正创新、谋求有“融”乃强,加快打造农耕文化对外传播新窗口。

  守正传播内容,讲好中华农耕文化故事

  中华农耕文化所蕴“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等思想内涵,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表征,更成就了中华文化之绵延不绝。讲好中国农耕故事、展示中国发展、传播中国声音,是做好新形势下中华农耕文化对外传播的根本遵循。

  守正传播内容,需要我们抢抓国际舆论主阵地,积极主导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播议题和传播方式,让国际受众更清晰、更有效地接收正面信息,从而认同我们所传递的理念和价值。比如,通过中华农业典籍、农业发明创造的译介传播,正本清源讲清楚中华农耕文化历史,讲清楚农耕文化成果、守住我们的农耕历史根脉;通过参与国际农业组织、派遣农业援助专家等方式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良性互动,大力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回溯中华农耕历史篇章、讲好中华农耕历史故事,消弭缘于中外文化历史与价值理念差异而导致的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损耗与误读。

  创新传播形式,探寻立体多元媒介路径

  要做到中华农耕文化对外传播有形、有度、有效,需要尊重其他国家(地区)的特质和民族特性、敏锐把握受众群体的思维特点,更需要多元化创新开拓传播途径。

  一是充分发挥“出版湘军”优势,通过融入国际图书市场以及举办行业权威专家、书评家、译著出版发布会、专家论坛等方式,组织创作、编纂、翻译反映农耕文化的语言文化作品,提升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播深度;二是充分发挥我省自身优势,开展《齐民要术》等农学经典的整理与翻译传播,开展对袁隆平等传统与现代农学家的推介、翻译传播,开展对传统农耕哲学的诠释与翻译传播,合力提升我国农耕文化的传播厚度;三是充分发挥“文化湘军”优势,依托湖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拓展传播渠道,推出以传播中华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舞台剧、短视频等,鼓励数字化传播农耕文化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形式走向人民大众广泛参与形式,提升农耕文化的传播广度。与此同时,应充分利用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有关中华农耕文化的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吸引外籍游客关注参与农耕文化活动,提升农耕文化的传播趣味性。

  融合传播载体,搭建对外交流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落实,为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更多舞台和机遇,讲好中华农耕文化故事应积极搭乘“一带一路”建设“快车”,融合交流载体,建好对外传播平台。

  一是搭建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通过中非经贸论坛、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非洲)自贸区等载体,整合用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粮农组织、丝路基金等国际资源,以经贸合作交流促进文化交流。比如,由湖南大学牵头,联合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共同组建的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是国内首家聚焦中非经贸合作的专业特色智库,在推动中非贸易走得更深的同时,也将把中华农耕文化带向更远方。二是搭建农业产能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与智库的作用,依托涉农高校、农林研究院等,由农业技术专家利用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农业实验站等平台对外传播中国耕作技术、发展思维和理念。三是搭建国际文化专家队伍建设、中外智库交流合作平台。在国内外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传播中华农耕文化,同时利用公派出访、教育合作等方式开展中华农耕文化的宣传推广,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兼通识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教授;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大学外语部主任,副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