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践行三高四新战略 建设现代化新湖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1月0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水青山相映美 金山银山幸福长
——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再上新台阶

  浏阳市城区掠影。

  韶山青年水库。

  本版图片由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提供。

  黄思思

  霜降时节的湖湘大地,少了几分秋的萧瑟。推窗见绿、出门见花、抬头见蓝,这样的景色已成常态。

  湖南生态环境之美,在全国也得到肯定。10月中旬,《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举行,生态环境部对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命名表彰。我省鹤城区、长沙县、韶山市、平江县、汝城县、祁阳市6县(市、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浏阳市、桃花源旅游管理区2个地区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这些地区,是湖南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丰硕成果,更为全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高位推动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添美生态画卷

  洞庭湖上,候鸟去了又来,江豚欢腾雀跃;千里湘江,漫江碧透,鱼翔浅底,一路向北逶迤而去,颜色不改。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省委书记、省长分别担任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一主任和主任、分管副省长担任副主任,多次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保护,省委、省政府始终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近年来,我省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的有效手段,高度重视并高位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各地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从2019年开始,省生态环境厅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统筹推进,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佳多次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进行指导、调度,并在2020年湖南省第六届生态文明论坛永定年会上做了“绿水青山相映美、金山银山幸福长”的主旨演讲。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强化支撑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强化示范引领,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作为第一项共建内容纳入了《框架协议》。目前,省政府真抓实干督察激励措施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纳入激励实施范围。

  省内各地你追我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各创建地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均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生态制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优化生态空间、探索发展生态经济、全面践行生态生活、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形成了各负其责、共同发力的创建格局。

  作为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有效措施,各创建地区普遍形成了阵地宣传与流动宣传相结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宣传相结合多渠道宣传模式,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进学校、进村镇、进社区,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实践深度和参与广度;部分地区还专门成立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宣传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自今年3月起,省生态环境厅推出“绿水青山相映美、金山银山幸福长”典型示范案例宣传,对我省创建地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先进经验予以展示推广,目前已宣传26个典型示范案例,得到了广泛关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场包括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对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地方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2020年“5+1”的基础上,我省6县(市、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2个地区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年度创建数量高于全国各省平均数。

  随着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呈现出持续发力、持续提升的态势,“绿水青山相映美、金山银山幸福长”的生态画卷在三湘大地上徐徐展开。

  达者先行

  我省摸索出5条创建示范区好经验

  从2017年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到目前,全省已拥有1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总数高于全国各省平均水平。”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近五年来,不断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我省已成功创建的地区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摸索出形式多样、各具特色、鲜活生动的示范经验和典型模式。

  张家界永定区探索出“守绿换金”发展模式——

  永定区始终坚持旅游核心服务区的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在天门山地区开展非法滥采镍钼矿整治,捣毁1000多个已挖矿井,累计投资近6000万元分期分批对销毁后的开采点进行全面整治,有力保护了天门山的生态环境。

  如今天门山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游客近500万,年上交税收两亿多元。利用“天门山”这张名片,永定区将生态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探索生态文化、生态农业多种发展路径,打造了马溪头村最美土家特色村寨,而茅岩河莓茶也成为仅次于张家界旅游业的第二大绿色产业。

  郴州资兴市探索出“点绿成金”发展模式——

  资兴市围绕东江湖探索出了一条点水成金、生态惠民的发展路径。用“冷水”做强大数据,以东江湖优质丰富的水资源作为服务器散热冷源,打造了全国最环保节能的大数据中心,年节约用电5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5万吨。

  用“优水”发展生态饮品,青岛啤酒郴州公司新上原麦鲜啤、易拉罐啤酒、海藻苏打水生产线正式投产,东江湖饮水工程已惠及郴州城区和周边桂阳县等城市群200多万居民。

  用“秀水”拓展全域旅游,打造了“城乡处处是风景,时时处处皆可游”的全域旅游目的地、示范区;用“净水”浇注生态农业,打造了“东江湖蜜橘”“东江湖鱼”“狗脑贡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21年7月1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一批)》,资兴市《释放生态补偿红利促一湖碧水保护与发展》名列其中,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

  长沙县则探索出具有浓郁风格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坚持生态立县,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全链条电子信息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县域生态经济蓬勃发展,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县域综合发展第4位、第5位,成为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标杆。

  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连续14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同时,结合县域特色,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涌现出开慧文旅小镇、田汉艺术小镇等一批红色乡村振兴典范,获“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全国十佳案例”。

  韶山市探索了“红绿融合”发展模式——

  作为“伟人故里”,韶山市将“红绿融合”作为韶山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积极探索生态赋能发展,绿色反哺经济的发展路径,通过“生态+红旅”激发活力。

  实施核心景区范围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提升景区景点整体风貌和生态底蕴,推动红色文旅健康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期间,年均赴韶游客接近2000万人次、综合收入70亿元以上,旅游就业占全市就业总人数56%,跻身湖南省红色旅游景区第一方阵。

  “生态+三农”的红利持续释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得以大力推进,打造20余个农旅项目,带动60%以上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近五年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12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十二五”末的1.5倍,让人民群众吃上了“生态饭”“美丽饭”。

  浏阳市探索出“绿色资本”发展模式——

  浏阳市坚持因地制宜,强化特色打造,依托浏阳河与大围山优质生态资源,坚持守护“绿水青山”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两手抓,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

  立足“浏阳河”“浏阳烟花”两大名片,推动“一河两岸”项目建设,打造浏阳河生态山水风光带。

  充分发挥湘赣边区域合作“领头羊”作用,加快打造湘赣边一小时红色旅游经济圈,联合打造“湘赣红”公共品牌,以生态+红色文化带动乡村振兴;探索“一园四镇”开发模式,打造万亩杜鹃、西溪磐石大峡谷、白沙豆腐等文旅品牌;对标雄安新区建设金阳新城,坚持产业绿色化,打造工业新城战略发展区;城市生态绿心核心区做强做精花木产业,发展壮大新型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以绿色通道开辟致富通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