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碧灵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讲话,提出构建地球家园的“三个愿景”,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四个倡议”,实现生态文明的“两个构建”,既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凝聚起了强大合力和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明了方向和行动指南。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把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作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强调要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各国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及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发展建设的主流。中国自1992年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推动主流化进程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2022年上半年,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在昆明以线下方式举行,各国将致力于推动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为COP15大会东道国,中国更加需要持续加速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摒弃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民参与、基础支撑”四轮驱动,推进生物多样性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调统一。
强化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制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修订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计划,依法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按照《意见》所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领导挂帅、加强领导、高位推进、狠抓落实。
压实部门责任。层层压实相关部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体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统筹推进保护工作。一方面,建立健全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公安、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农业农村、文旅、卫健、林业、海关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工作任务,理顺管理体制,整合保护资源,压实工作责任,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行业规划、部门规章和政策文件中,从源头介入,加强常态化管理,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推动全民参与。大力推动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是加快行业产业绿色转型,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推动农业、林业、渔业、水利、能源、旅游等相关行业积极主动参与,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和可持续经营,推进更加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二是推动相关企事业单位将生物多样性问题纳入管理视角。COP15大会第一阶段会议闭幕后,国内已有多家食品饮料、能源和医药等上市公司就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声或出台相关举措。应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等相关政策,推动企事业单位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贡献力量。三是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积极发挥各类保护机构、民间组织、科研教育单位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倡导有利于生物多样保护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特别是依托学校、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标本馆和各类自然博物馆,让广大青少年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引导和鼓励他们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者、监督者、传播者,担当起未来绿色发展的时代重任,共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完善基础支撑。从资金保障、科学研究、能力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水平。推动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及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等相关政策机制,拓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机制,强化和推动金融行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与和支持,为实现多方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渠道。推动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外来入侵生物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科研能力建设。推动提升管理和保护水平。从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相关标准体系、强化调查观测评估分析、整合构建数据资源平台、加强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水平。
(作者系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