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市州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畴沃野唱“兴”歌
——涟源市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涟源农商银行在乡村振兴驻点村荷塘镇礼左村组织屋场会,群众踊跃为乡村发展献金点子。刘再丽 摄

  李梅花  刘 原  李志富  毛建平

  脱贫攻坚交答卷,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0年底,涟源市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走进广袤的山乡,一座座新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的乡村新画卷正铺展开来。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政治责任、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克服松懈和麻痹思想,集中力量、要素,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市委书记刘杰的话语铿锵有力,为涟源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划出重点。

  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涟源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抓好乡村产业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持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接续奋斗,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明天分两组,对全村所有农户进行大排查,对脱贫户和监测户等重点对象进行大走访。”9月9日,在涟源市湄江镇朱岩村村部,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乡镇联点干部、村干部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

  朱岩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张健介绍,该村通过定期排查和动态监测,精准识别各类返贫致贫风险户,并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原则,采取“一月一研判分析、一户一帮扶计划”的举措,开展有针对性地帮扶,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监测人口致贫。

  涟源市现有脱贫人口14.34万人、监测人口0.46万人。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摆在全市领导干部面前的一大考题。

  紧扣有效衔接第一要务,涟源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围绕收入支出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主要指标,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排查、动态监测、及时帮扶。依托湖南省防返贫监测和帮扶管理平台,核实、处置返贫风险预警信息16616条。

  涟源市持续选派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对148个脱贫村、19个易地搬迁安置村在内的194个村继续开展驻村帮扶;易返贫致贫人口由科级及以上干部带头重点结对帮扶,共有1829人参与帮扶;脱贫户实行双重结对联系,即由2020年底原帮扶责任人继续结对联系和村社区网格员分片包干联系。抓实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运用技能培训、劳务协作、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就业帮扶措施,提高就业能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截至9月中旬,全市脱贫人口已实现务工就业60114人,稳定超过2020年总人数,7330个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做大特色,走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

  位于古塘乡塘边村的牛山园金秋梨基地,10多个农户正在忙着将金秋梨分拣、装箱,准备发往广州、上海等地。“基地种植金秋梨、黄金梨等1100余亩,产量、品质一年比一年提升,供不应求。今年,预计金秋梨产量70万斤,收益560万元。”负责人吴治凡介绍,现在基地可做梨膏、梨干片加工,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古塘境内盛产金秋梨,早在2018年首届金秋梨采摘节就已闻名遐迩。经过几年发展,村民纷纷抱团成立合作社,全乡金秋梨种植面积达5000亩,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除草、施肥、摘果、包装……只要勤劳,每天都有活干,有钱挣。”脱贫户吴清玉笑着说,她在金秋梨基地工作5年了,每年平均收入约3万元,还能照顾家人,真是两全其美。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有事做、有钱挣,农村才能活力四射。涟源市大力推进“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一社一企”,以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主导方向,培育出油茶、柑橘、中药材、湘中黑牛等9大支柱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订单收购、产业协作等方式,将特色产业与脱贫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脱贫户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涟源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通过在项目投入上给予政策倾斜、帮助解决融资困难、贷款贴息等激励措施,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农产品品牌,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目前,已形成以盛达农业、祥兴农业为龙头的粮油产业链,邬辣妈、肖老爷为龙头的果蔬产业链,天柱山禽业、天华实业为龙头的畜禽产业链,回春堂药业、康麓生物为龙头的医药产业链,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8.8亿元,增速8.3%。

  金融赋能,助推乡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想办一个加工厂,让村里的妇女在家门口也可以赚钱。”“我的小厂子想扩大规模,需要贷款。”9月7日,在荷塘镇礼左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正在进行,涟源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村干部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围绕如何增收致富展开讨论。

  “创业路上,多亏了涟源农商银行注入金融’活水’。”礼左村村民唐金娥说,去年初,她从涟源农商银行贷款3万元,在村里办起了编织袋加工厂,生意还不错。今年,她想扩大规模,涟源农商银行放贷5万元,助其新增一条红包袋加工生产线,可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涟源农商银行聚焦新农村建设、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强化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为涟源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积极贡献金融力量。截至8月31日,涟源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6亿元;累计发放脱贫贷款5.96亿元,户数16835户。

  涟源市依托以涟源农商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助推乡村振兴。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过渡期内对脱贫户、监测户继续执行免担保、免抵押、3年期以内、5万元以下、财政适当贴息的小额信用贷款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拓宽抵质押范围,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以及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同时,优化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加大产业发展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近年共投入涉农整合资金8.8亿余元用于产业发展。

  —感言—

  一茬接着一茬干

  人们眼中的肥田沃土,往往要几代人耕耘涵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更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投入大量资金、做好土地流转、发展乡村产业、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回眸发展历程,涟源小康之路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踏实。

  车行涟源,公路宛如一条白丝带,串连起一个个村庄、庭院。一路上,笔者见得最多的是村民们的笑脸,源于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梦、兴起了大产业、盖上了小洋房,这是涟源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涟源正以久久为功的信念,锲而不舍的毅力,朝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迈进。(李梅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