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深度·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社会救助“升温度”“增精度”
——湘潭市雨湖区推进社会救助服务改革走笔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冯叶 赵丽

  10月8日,记者来到湘潭市雨湖区广场街道福利社区采访,7岁女孩小玲说:“前几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搞劳动、做游戏、讲故事,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国庆假期。”

  小玲的父亲患有精神残疾,母亲无固定工作,家庭为低保户。如此家境导致小玲从小自卑,不爱跟人来往。街道、社区干部发现后,联系专业社工,每月上门提供心理辅导,还带孩子参加社区爱心义卖、绘画游乐等活动,帮助她结交朋友。雨湖区民政局联合人社、教育、住建等部门,为她家解决了公租房,链接社会力量对口帮扶,进行儿童房改造,让小玲拥有了单独的学习空间。通过温暖帮扶救助,小玲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

  从“资金+物质”到“资金+物质+服务”的救助模式,在雨湖区还有很多。

  对象增加五类,内容增加一系列

  2020年10月,雨湖区成为全省唯一列入民政部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县(市、区)。以此为契机,该区出台了《雨湖区社会救助服务类改革试点方案》等10余项政策措施,涵盖多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审批确认权下放等领域,形成“1+N”政策支撑体系。在乡镇(街道)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村(社区)建立邻里中心,组(小区)建立邻里服务点,形成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自治组织、社会资源五社联动的社会救助参与体系,打通部门+乡镇(街道)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专业机构(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社工站、社会组织等)+社工(志愿者)+家庭医生的六位一体联动服务机制,服务对象也由原来的低保家庭、特困供养对象为主,延展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保边缘户、易返贫监测户等群体。

  救助服务,不止于给钱给物。在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后,雨湖区主动开展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社会融入、资源链接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让社会救助“升温度”“增精度”。

  深化“放管服”改革,让群众少跑腿

  今年55岁的谈检明是雨湖区鹤岭镇长安村的特困户。上个月,他委托哥哥来到鹤岭镇政务大厅为其申请农村特困补助。过去,办理这类事项需镇里初审、区民政局复查,整个流程费时费力。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审核认定权下放到了鹤岭镇政府,谈检明的特困补助手续很快便办好了。

  今年以来,雨湖区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在社会救助中将1000元以下的临时救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批权限委托下放到乡镇(街道),区民政局负责动态管理和监督,每月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对新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开展抽查,并定期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在省级社会救助数据平台基础上建成子平台,增加“精准核算”等功能,整合民政、人社、住建、卫健、教育等相关部门救助资源,实现了信息存放、数据核算、动态管理全流程“云端处理”。

  “放管服”改革做到了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救助服务更加精准高效,目前全区救助服务对象比改革前增长13%。雨湖区民政局局长周伟波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关涉困境儿童、特困老人、残疾人等的社会救助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