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9月20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州学区警务之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为薇 戴勤 通讯员 唐晓勇

  9月8日下午4点,永州市零陵区机关幼儿园附近发生滋事事件,幼儿园保安杨多武当机立断,按下对讲机的“一键报警”键,请求支援,并利用对讲机镜头对滋事人员进行同步录像。1分50秒后,七里店派出所副所长唐异和辅警罗俊赶至现场,与杨多武一道将滋事者控制。这是永州“快反135”机制在学区应用的一个场景。

  如今的永州,“快反135”机制如同一个强大的“智慧大脑”,利用情报、调度和遂行体系,打通全市学区脉络。28个区防平台、74个巡防平台、6505个群防平台,犹如“神经末梢”,灵敏地感知着学校内的细微变化,及时排查并助力化解各类案事件。

  永州学区警务之变,使得全市2905所学校、118.1万名学子迎来了全新的、稳稳的安全感。

  安保系统更严密

  在永州,像杨多武一样的学校专职保安员共有5256名,全市学校专职保安员配备率达到99.4%,安保器械配备率达到99.1%。永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亚珉介绍,今年10月,这两项指标都能达到100%。

  9月15日早晨7点半,永州市一中北门,“永州‘快反135’群防平台”的灯箱标识十分醒目,负责交通疏导的交警和治安巡查的巡特警早已就位。一手持防暴钢叉一手握一键式紧急报警设备的保安李满云,校长周黎,校级干部李晓平和4名身着志愿者背心的学生,分列校门两侧,大家在关注入校学生的同时,还紧盯着路面情况。

  上下学时段,穿行于永州各个学校间,总能看到类似一中这样的护学场景。如今,全市投入到护学工作的警力为2167人,警校合作设置的护学岗配备率达到100%。在偏远农村地区,各个学校正结合“一村一辅警”机制,依靠当地乡镇和基层组织,发动家长、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护学工作。

  运转高效的学校安保体系,不仅有赖于保安队伍建设和群防群治力量,更要依靠学校安全责任的落实。

  “限期整改!通报市教育局!”今年5月29日,永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车丽华到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检查时发现,该校一键式紧急报警设备未与公安机关联网,车丽华要求市公安局当场下发整改通知,并通知市教育局督促整改。

  在永州,校长、园长是校园内部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公安机关一旦发现安全责任不落实、机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立即向校方提出整改措施,并书面通报教育主管部门。

  技术防范更“聪明”

  9月15日,记者以外来人员身份来到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小学。按照保安唐纯龙要求,记者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云监控平台访客系统,将个人信息发送至被访人学校校长陈青青的手机后,经唐纯龙确认,这才能够进入校园。

  云监控平台访客系统的强大不止于此。永州市公安局零陵分局指挥中心主任陈晨辉,讲述了一个他亲历的事件。

  “各平台注意,距学校大门30米处出现一名形迹可疑人员,请立即前往处置。”今年5月20日下午放学时段,徐家井小学的保安收到系统弹出的风险预警。零陵公安分局指挥中心紧急调度,不到3分钟时间,巡特警、派出所民警抵达现场,与学校保安一道将该人员妥善安置,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据统计,永州市校园安防建设基本达到100%的工作目标,全市学校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率达到99.6%,预计今年10月底前能实现100%。利用数据签名和数据加密等先进技术手段将实时抓拍的人脸画面与后台云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的云监控平台访客系统,也正在逐步建设当中。

  在“聪明”的系统帮助下,全市校车的安全也有了更强大的保障。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黄爱保介绍,永州在市本级和13个县市区(管理区)都建立了4G校车监控平台,全市所有校车均安装了北斗(GPS)卫星定位装置及车内监控装置。

  “各县市区的校车办一旦发现校车在运行过程中有交通违法行为,第一时间报告交警部门,交警部门核实后,立即对校车违法行为人依法作出处罚,并通报学校或运输企业。”黄爱保说,2021年以来,永州各县市区校车办共通过4G校车监控平台推送交通违法224起,并逐一处罚教育到位。

  从警校联合共建,到全社会群防群治,永州公安将“快反135”机制的触角延伸至各个学校的同时,不断推动校园安防与公安警务、街面巡防与应急处突、道路交通安全与治安巡逻的深度融合,学区警务和校园安全管理正喷涌出更加澎湃、智慧的力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