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9月0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设重点班也是维系教育公平的“重点”

  马进彪

  8月3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时表示,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从前,重点班或尖子班就是一种特别的标志。进入了重点班的学生,就是同学和家长们心目中的“优等生”,能或多或少获得老师的“特殊关照”和教学资源上的倾斜。这些有形的、无形的差异,落在其他同学眼中,难免让人“羡慕嫉妒”。

  另一方面,重点班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的一种固定性判断,即进入了重点班就意味着是好学生,而没有进入重点班就意味着普通或是平庸。因此,重点班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阶层固化”,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变量,也是对其他非重点班学生的“看扁”,有违教育公平的理念。

  从心理层面来讲,一些因“差之毫厘”而没能进入重点班的学生也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怕别人笑话自己没进重点班,总觉得矮人一头,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而这种难以祛除的心理负担,就是学习的大敌。显然,这就是重点班、尖子班投射给其他同学的心理压力。

  此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强调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体现出两层重要意义。一是呼吁教育公平的强烈信号,昭示着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学生都享有同样平等的学习资源。二是聚焦“绝大多数”,对学生的自尊心予以保护。由是观之,不设重点班,也是维系教育公平的“重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