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魁兴
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彼此借力,相互砥砺。要繁荣文艺创作,不只是要强化创作,还需要繁荣文艺评论,没有文艺评论的保驾护航,文艺创作不可能有真正的繁荣,或成虚假的繁荣。
当今,应该说是文艺创作的春天,然而,离真正的繁荣尚有差距,因为文艺评论还缺乏良性的健康生态环境,很多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不喜欢批评,甚至有人一听批评就火冒三丈,很难与批评者结成良好的正常的朋友关系。
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就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工作提出具体意见。这个《意见》的印发,对构建和谐的文艺创作与批评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众所周知,文艺创作是感性思维,文艺评论是理性思维。文艺创作必须依靠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为指导,文艺评论环境不好,很难助力文艺创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瑾指出:“当下,文艺评论似乎被捆住了手脚,一些评论家从‘批评家’变成了‘表扬家’。”作家王蒙也认为:“目前缺少深入、切实,有影响力公信力说服力的评论。”一些创作者不喜欢评论家,不与批评家交朋友,一门心思搞创作,与闭门造车没有多大区别。文艺评论形不成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文艺作品怎么可能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呢?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意见》为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明确了方向,《意见》的实施将使作为方向盘的文艺评论,为文艺创作起到价值引领、精神引导、审美启迪而发挥作用。
繁荣文艺创作就必须打磨好文艺批评这把“利器”。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催化剂”,文艺评论家决不能成为“好好先生”。正如傅瑾所言:“文艺评论不是创作的附庸,文艺评论的功能不是为艺术家抬轿子,而是为了通过对作品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判断,指出创作的成与败、得与失,矫正时弊,引导审美。”犹如“剜烂苹果”,文艺评论就是要“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
真正的文艺评论不该被市场操纵,不能唯流量是从。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智锋表示,文艺评论家应以犀利的视角、锋利的表达,秉笔直书,书写出“人人心里有”又“人人笔下无”的精准到位的评论文章。文艺评论家必须坚持说真话说实话,你要抬轿子你要歌功颂德就无法说真话无法说实话,就不可能为文艺创作保驾护航,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艺评论精品呈现。
文艺评论必须为文艺创作把好方向盘。文艺评论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文艺评论的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批驳假丑恶,不为低俗庸俗媚俗作品和泛娱乐化等推波助澜。建设性创造性地开展文艺评论,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发生就在什么范围解决,不上纲上线不乱扣帽子,鼓励通过学术争鸣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
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体系,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但不能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应创作文质兼美的文艺评论。建立线上线下文艺评论引导协同工作机制,营造健康评论生态,构建文艺评论阵地,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提高文艺评论的公信力,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实现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共同繁荣,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