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宾
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场馆活动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整合应用,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纲要》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我省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对照国家《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的新要求,我省在智慧健身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短板:一是智能健身场馆场地占比小,尤其是智慧社区健身中心、智慧健身步道等数量较少;二是信息技术赋能智慧健身点少面窄,尤其缺少体育场馆场地智慧化建设和管理规范;三是智慧健身管理服务模式相对单一,还无法为民众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健身服务。
培育智慧健身新动能、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既要立柱架梁、科学定位,又要全面行动,破解难点,开创全民健身新格局。
——发挥政策效能:做好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找准智慧健身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应深入实施《湖南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加强智慧健身的政策引领。
一是围绕我省提出的“6万公里潇湘健身步道、各市一场多馆体育中心、体育健身公园”等项目建设,合理嵌入智慧健身场地设施,明确用地布局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二是支持全省各市州积极创建智慧社区健身中心、智能体育场馆和智慧健身步道等设施,推动全民健身器材提档升级,及时更新和维护智能化公共健身设施;三是实施土地使用审批流程简化、税费减免等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健身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方式,为各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提高技术赋能:着力打造智能体育场馆场地,实现全民健身的数据化、网络化、智慧化。
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更多便民利民惠民的智慧健身场地设施。
一是积极引进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型体育公园、AI智慧健身步道;二是综合利用大数据、AR、云计算、5G等技术,开展智能体育场馆的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应用服务,从体验化、平台化、数据化等多维度构建体育场馆软实力,让人民群众真切享受到数字体育、智能健身带来的全方位体验式服务;三是以体质测试分析指导群众科学健身。运用物联化、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自助化智慧体测、个人体测数据采集、精准体质评估、在线健身指导等功能,形成包括采集、上传、分析、推送、指导等的数据化科学健身闭环。
——强化制度释能:用制度确保智慧健身落实见效,有效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应以制度创新为突破,为开展智慧健身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是在科学分析我省公共体育信息基础数据和全民健身专项数据基础上,科学制定《湖南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规划(2020-2030年)》并统筹推进其实施;二是出台《湖南省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和管理规范》,在应用展示、业务应用、基础平台、核心技术、硬件感知等层面构建技术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明确场馆运维管控平台的搭建技术运用;三是建立完善“湖南省全民健身‘运动银行’制度”,通过APP实现“运动银行”的积分与消费。
——创新模式增能:全面提供高品质智慧健身服务,让群众享受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更精准的健身服务。
应通过提供多样、贴心、灵巧的智慧健身服务,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运动实惠。
一是通过建立智慧健身管理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多渠道、便捷化、一站式的公共体育信息服务。比如搭建“智能健身云服务平台”,运用AR、VR、AI等技术实现虚拟在场体验,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健身健康需求。二是为各类社会机构或个人提供个性化体育服务推送。比如为企业办赛或自行组织赛事提供场馆信息、场地信息、教练员信息、裁判员信息等各类信息服务,实现供需对接,为体育社会组织实现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智慧化体育产业发展,促进我省全民健身消费。三是通过系统培训,培养更多优秀的智慧健身指导人员。积极整合退役运动员、体育院校毕业生、健康管理师、康复营养师等人才资源,主动联合相关企业和院校建设的实训基地,开设关于智慧健身的网络精品课程,促进其专业水平提升;四是借助各类新媒体渠道,以直观、互动的形式,指导群众制定运动处方,普及科学健身方法,广泛宣传健身健康观念。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