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廖慧文
通讯员 朱琳 焦文娟
疫情的发生和反复让整个旅游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上下游企业多采用缩减招聘岗位减少成本。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有583所。近年来,每年约有4至5万人毕业。在疫情之下,他们的就业情况如何?
岗位竞争激烈
专业对口率不高
一提起旅游从业者,公众联想到的一般是导游、地陪等职业。但其实,它们并非旅游类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旅游类专业目标是为旅游行业输送高端管理类人才。
但今年省内某高校旅游专业的小陈刚一毕业,便被“浇了桶凉水”。由于疫情,不少往年前来校招的旅企不见踪影。因喜爱旅游而选择就读该专业的他决定先找份别的工作,“边走边看机会”。
这是无奈之举。今年初,小陈就不断通过网络向心仪的旅企“大厂”投简历。携程、同程、去哪儿、飞猪……但是“大厂”的竞争激烈,他暂无收获。而一些小旅企的根基尚浅、待遇偏低,在行业整体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让他和家人感觉“不太稳定”。
“其实今年扩招了。”去哪儿网相关HR对记者表示,“但线上旅游网站偏互联网公司一些,对专业要求卡得不严,所以竞争很激烈。在校招中,一些岗位甚至出现百里挑一的情况。社招则对应聘者工作经历的匹配度有很高要求,不适合应届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钟永德介绍了今年的就业数据:“疫情前,旅游专业就业率一直在全校排名第一。而今年到现在为止,就业率约80%。”而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贺小荣表示,今年的就业率远高于去年同期,达到了90%,但尚未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与就业率相比,旅游专业对口就业率并不高,平时一般在30%左右,而疫情可能降低这一数据。“与正常年份比较,我校这两年旅游管理类学生跨行就业的比较多。还有不少学生受就业形势影响,准备报考公务员或者继续读研。”钟永德说。
“我倒不是很担心就业问题。其实我们专业学的东西比较综合,涉及会计、经济、管理、人力等通用性课程,所以不少学长学姐去做行政工作了。”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大三学生周悦轩认为旅游专业就业口径较宽,“但我还是希望以后能从事文旅策划运营工作。”
疫情将强化旅游数字化技能要求
世界旅游组织确定,旅游是指人们因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不能出门,旅游就无法发展。所以,在业界,从业者大多不看好“虚拟旅游”“云上旅游”。贺小荣表示,疫情发生以来,组织学生针对疫情对旅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已经有了成果。但其实对旅游业经营能产生实际指导意义的不多。
湖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黄彬彬今年参加了专业实习。她发现,好多干旅游这行的不是旅游专业出身。省内某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疫情冲击之下,他们调整经营、开展副业,其中一项是做新媒体,这就对人才招聘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在社交网站上做一些旅行号,通过流量——比如说接广告来盈利。等疫情过去了,这些号就可以推我们的线下旅游产品。所以,我们看重的是应聘者有没有‘网感’,以及能不能将‘网感’和旅游策划好好结合。”
钟永德说,旅游管理类专业一直在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旅游产品设计技能培养,以及提升推广运营技能。疫情的持续可能会进一步加快、强化旅游管理类学生在这些方面技能的培养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达60.0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63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国国内人均每次旅游消费达872.27元。而据去哪儿网介绍,尽管有疫情影响,去年通过去哪儿网购票的用户中,有934万人是第一次坐飞机,他们会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旅游行业仍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以跟上行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疫情之下,旅游行业发生的新变化又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将会出什么“题”,校企如何衔接人才培养,或许需要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