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7月03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一勋章”获得者:大国工匠艾爱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婷婷

  6月2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湖南华菱湘钢工人艾爱国颁授了“七一勋章”。

  “七一勋章”颁奖词称,艾爱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创新,攻克了数百项技术难关,成为一身绝技的焊接行业“领军人”。

  ——题记

  艾爱国是家里的“异类”。

  父亲好书法,让静心练字,他偷偷甩掉笔跑掉了:“我不喜欢这些舞文弄墨的东西。”

  哥哥姐姐们多是老师,替不爱读书的调皮小弟着急:“你以后要干什么呀?”

  “我要当工人!” 艾爱国毫不犹豫地说。

  全国劳模、全国十大杰出工人、新中国60周年湖南最具影响劳模……这些荣誉说明,艾爱国不仅如愿以偿当上了工人,而且还是一名好工人。

  从响应党的号召投身湘潭钢铁厂建设,到勇攀技术高峰,在焊工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干到退休还不曾停下脚步。艾爱国真正做到了“党的事业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献出全部光和热”。

  小艾

  ——“叫花子还要学讨米功呢,不学习怎能进步”

  “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这是父亲对他的嘱咐。

  1968年,还在攸县黄丰桥公社插队当知青时,18岁的艾爱国已经显露出要强的个性。

  知青要扛树,暗暗比力气。人家干8个小时,艾爱国总能干上10个小时;别人扛50公斤,他偏要多一些,直到有天扛了截86.5公斤的木头回来,立下不败战绩。

  1年后,湘钢招工。攸县本来没名额,公社的干部、知青和贫下中农们却推荐他:我们有个小艾,是“拼命三郎”……

  艾爱国就这么成了一名工人。临行前夜,父亲说出那句让他受益一生的“金句”。

  什么是好工人?

  刚进厂,艾爱国是管道工。没多久,北京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派来焊工支援湘钢:他们身背氧气瓶、手拿焊枪、头戴面罩,神奇地将高炉裂缝“焊”在一起,手上被火星子烫出血泡也不在乎。

  艾爱国认为,这群北京师傅水平高、肯吃苦,是好工人,值得学习。

  一个氧气瓶重达80多公斤,要强的艾爱国背上氧气瓶走得飞快;野外作业乙炔发生器要注水,1公里的路,来回2趟挑来4大桶,艾爱国主动承包。

  师傅们很感动:这小子,可教!

  上班帮忙时,北京师傅教他几招。下班后,艾爱国借来工具,自己反复琢磨。

  北京师傅暗地认可:“小艾这家伙,以后可不得了。”

  半年过去,湘钢招焊工。这次,艾爱国成功转岗,拜师北京师傅学焊工。

  真正入门后,艾爱国发现,焊接材料上万种,焊接方法不下百种,哪是凭蛮劲能学会的?师傅水平高,何时能达到?20岁的小艾有些烦恼,却也有了目标。

  在家人看来,“坐不住”的艾爱国竟然捧起了专业技术书,笔记做得比谁都整齐认真,真是稀奇。艾爱国一本正经地说:“叫花子还要学讨米功呢,不学习怎能进步?”

  翻开艾爱国当年的工作日志,扉页上,他郑重写下一句话勉励自己:刻苦学习、钻研,攻克难关,攀登技术高峰。

  他常去湘钢图书馆,在那里找到不少苏联翻译过来的读本。

  “看得懂吗?”记者问。

  “当然看不懂!”艾爱国说,越是看不懂,越觉得有味,越想学。

  艾爱国跟师傅学习,掌握气焊技术后,又迫不及待学习电焊。自己没有面罩,便拿一块黑玻璃代替,手和脸常被烤灼脱皮;就这样一点点摸到窍门。

  1982年,32岁的艾爱国以8项考核全部优异的成绩,考取气焊、电焊合格证,成为湘潭市当时唯一持有“两证”的焊工。

  艾工

  ——“人家能干我们为什么不能干”

  拿到“两证”,小艾成了艾工,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

  1983年,冶金工业部组织联合研制新型贯流式高炉风口。如何将风口的锻造紫铜与铸造紫铜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是项目的一大瓶颈。紫铜焊接难度很高,难在大构件焊接温度不容易掌握。

  冶金工业部只让湘钢负责紫铜风口的锻造和铸造任务,把最棘手的焊接任务交给这方面经验丰富的其他大钢厂完成。

  “人家能干我们为什么不能干?”年轻的艾爱国找到上级。

  领导很爽快:“这么有兴趣,就试试吧。”

  领导这么一说,艾爱国反倒冷静下来:“国内又没这个技术,我们凭啥试试?”但心里不愿放弃,通过查找资料,艾爱国大胆提出当时在国内还未普及的“手工氩弧焊接法”设想,并撰写了一套焊接工艺方案。

  风口焊接攻关组迅速组建起来,艾爱国是主操作手。攻关近一年,反复试验百来次,越试越成功,艾爱国颇为得意:“这项目也不是太难嘛,上正式的!”

  正式焊接那天,艾爱国早早为高炉风口预热。窗外开始下雪,艾爱国信心十足。

  领导、团队成员、工人们围着他,食堂准备好了庆功宴。站在高温高炉旁,艾爱国足足焊了6个多小时,毛衣毛裤湿透了,怎么也焊不成型。大家陆续摇头离开,攻关主任过来拍拍艾爱国的肩膀:“这碗饭我们吃不成,让别人去搞算了。”

  艾爱国借口不舒服,没有吃中饭,回家想“一睡解千愁”。脑子里却反复回顾上午的操作流程,索性爬起来,翻开笔记本写下:为什么不成功?

  新风口比试验的风口大,面积大散热快,应该是温度的原因;焊丝也需再做调整……艾爱国连夜给课题攻关组负责人写了一份报告,分析失败原因,请求再给一次机会。

  一次正式风口试验在当时要花费近2万元,代价不小。在接下来100多天的探索中,年轻的艾工少了些冲动,多了分稳重。1984年3月23日,冶金工业部再次批准湘钢进行试验。

  重振旗鼓,开始加温。500摄氏度,600摄氏度,700摄氏度……不够,再加!直加到850摄氏度,添加焊丝,眼前的铜液柔和下来。艾爱国用石棉板挡住加热的火焰,戴上石棉手套,用2个多小时完成了高炉新型风口的焊接工作,获得成功!

  终于吃上庆功宴。高兴过后,艾爱国回想这段经历,觉得不过瘾:不如写篇论文。

  艾爱国写下《钨极手工氩弧焊紫铜风口的焊接》,并凭借该论文和攻关期间的贡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从实践中提炼出经验,从理论上搞清楚门道,我的制胜法宝就是不瞎干。”艾爱国越发体验到理论结合实际的魅力。

  “既要钻研技术,在思想上也要追求进步,争取早日入党。”技术上取得突破后,父亲再次叮嘱艾爱国。

  艾爱国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1985年6月,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好党员要有真本事。

  此后,艾爱国笔耕不辍,结合实践,潜心钻研理论,写下数十万字技术笔记,获发明专利1项;参加国家部委组织的教材编审工作,主审和参审多本焊接丛书。与他人合作编著的两本《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相继出版。

  1997年,艾爱国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

  艾师傅

  ——“经验不教给大家,不就浪费了吗”

  艾工一“战”成名,荣升为大家的艾师傅。

  徒弟欧勇还记得,1996年3月6日,是他进厂第一天。听说组里分配的指导老师是艾爱国,心里忐忑不已:艾爱国当时已是湘钢的一张名片,名气这么大的师傅过来指导,怕是很高冷吧。

  吃过中饭,开始下雨,大家走在屋檐下,忽听到有人打招呼:“艾师傅,您好!”

  欧勇一抬头,艾师傅迎面走来,身穿工装,身上沾了一些污渍,个子不太高,满脸笑容,朝大家挥手:“欢迎你们啊,好好干!”

  之后20多年,欧勇眼里的艾师傅,便一直是这身打扮,蓝灰工装、翻毛皮鞋;也一直是这般亲切的性格,有人请教技术问题,知无不言,不知疲倦。

  刚入行的年轻人,碰到耐心的师傅,哪里肯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不管是厂里的员工、工程队的小伙还是合作企业的技术团队,大家见缝插针请教问题,将艾爱国的工余时间挤得满满当当。艾爱国也乐在其中,一说起焊接,就精神十足。

  “艾师傅好像从来没有累的时候。”欧勇说,新焊工捣鼓了半天没长进,看到艾师傅下班回来,赶紧请教,艾师傅便一身汗臭味,蹲在旁边,拿起焊枪手把手教。

  “只要肯学,我就教。经验不教给大家,不就浪费了吗?”艾爱国欣赏有干劲的年轻人,愿意为他们尽可能地创造学习条件。

  在艾爱国家里和办公室,记者发现了不少同样的技术书籍。他说,徒弟有疑惑,他就要尽快解答,往往当天回复。一本书置两套,方便随时查阅。

  艾师傅除了耐心,培养徒弟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能进入焊工实验室进行焊接研究的,都是焊工中的佼佼者。在艾爱国看来,要让研究人员多一些自主性,让他们有自由发挥和试错的机会,“不能让他们觉得这个老头子管得太宽”。

  艾爱国带徒,范围广、效果佳。几十年下来,湘钢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以上级别的焊工,80%跟艾师傅学过技术,其在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达600多名。

  “要说师傅热心吧,有时也很‘冷漠’。”欧勇说,艾师傅平时有求必应,一到过年过节,就“人间蒸发”。

  有一年过年,徒弟们提着东西上门拜访。敲门无人回应,打电话,艾爱国说:“我在厂里忙着呢。”

  大伙急匆匆赶到厂里,找了一圈不见人影,再打电话问,艾爱国改口了:“噢,我在散步。”

  外边下雪,散什么步?徒弟们明白了,艾师傅其实就在家里,只是不愿意麻烦徒弟,也不想收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艾劳模

  ——劳模光环是一时的,要与时俱进

  今年端午假期,艾爱国依然把试图前来拜访的徒弟和亲戚们拒之门外,怡然自得地沉浸在焊接世界里。

  6月12日早上7时不到,他吃完每日固定早餐——一碗加了鸡蛋的燕麦粥,出门,走20分钟到湘钢,刷卡,一头钻进研究大楼。

  数十万字的技术笔记躺在书柜里,因为常翻阅,手汗将侧页染成黑色。打开电脑,艾爱国又开启了另一座宝库。

  技能大赛试题、项目攻关材料、焊接工艺卡……几百G的材料,艾爱国将其井然有序地整理在文件夹内。电脑不设密码,可供大家查阅。

  “这是助理帮您整理的吗?”翻阅电脑里浩如烟海的文件,记者询问。

  “诶,莫小看我!”艾爱国迅速打开工程绘图设计软件,用鼠标点击一幅颇复杂的焊接示意图,“我现在就画个图给你看看。不会用电脑,算什么劳模?”

  艾爱国评上湘钢劳模,是1984年的事情了。随后,他陆续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艾爱国大师工作室”,奖状奖牌摆了一大堆。

  2008年8月,湘钢成立焊接实验室,之后又加挂“艾爱国大师工作室”的牌匾。从一线施工到办公室,湘钢给艾爱国配上了电脑。

  “当时开机都不知道怎么开,看到别人用电脑,自己不敢凑前看。”艾爱国说,有次办公室要艾爱国写篇发言稿:“您手写,我们找个年轻人帮您打字。”这句无心的话刺痛了艾爱国。

  他认识到,劳模光环只是一时的,要让人信服,要靠实力,还得与时俱进。

  翻开那段时间艾爱国的工作日志,能看到他自学电脑的全过程。

  从开机学起,大半个月,已经学到了“依克赛尔”和“沃德”——他给Excel和Word标注音译名,方便背记。3个多月,艾爱国进步神速,已经开始用软件绘制工程图,能自己在电脑上完成一份完整的焊接工艺卡。出去培训,课件全部自己制作。

  为什么这么拼?

  艾爱国说,他是一个工人,父母和兄弟姐妹为他感到自豪,也时时敲打他:“是党和湘钢给你平台,把你抬上劳模的轿子,一定要坐稳,别摔下来,我们家可丢不起这个脸。”

  “每次看到师傅,都觉得他又厉害了不少。”曾跟艾爱国学习过的徒弟张文亮说。

  上世纪80年代,首都钢铁公司从德国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大的3万立方米制氧机。如何保证2万多道焊缝在深冷状态下不发生泄漏?首钢向湘钢求助,艾爱国带徒赶去,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交流氩弧焊双人双面同步焊技术,啃下这块“硬骨头”。德国专家看了,直称中国工匠不简单。

  上世纪90年代,湘潭食品机械厂制作一口直径3米的啤酒糊化铜锅,在焊接中遇到困难,公司委派艾爱国组成攻关队前去支援。看到艾爱国与同伴,在场的工人师傅围在一块嘀咕:“只怕又是一批牛皮客。”艾爱国凭着多年焊铜的经验和技巧,带领队员攻关12天,焊好两口大铜锅。原先不服气的见人就讲:“这些年我们厂到处请‘神仙’,谁晓得‘神仙’就在屋门口。”

  2018年,湘钢宽厚板厂原产德国ABB公司的大电机轮毂架焊缝发生裂纹,整个生产线停产,每一分钟都给企业带来极大损失。68岁的艾爱国带着6名徒弟,勘察现场,分析问题,拟定技术方案,模拟计算,焊接作业,16小时奋战,完满解决裂纹问题,整个生产线快速复产。

  ……

  时刻更新知识体系。艾爱国为我国冶金、军工、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20多项。

  艾爱国用5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最初写下的“攀登技术高峰”的目标,也将自己活成了一座高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