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击水中流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6月1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沧浪之水,理想之声

  《沧浪之水》剧照。通讯员 摄

  【闪亮名片】

  今年5月,湘籍国家一级编剧毛剑锋创作的话剧《沧浪之水》获第24届曹禺剧本奖提名。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是经中宣部批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戏剧剧本创作专业奖项,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剧作家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沧浪之水》从全国2000余个剧本中脱颖而出,成为10个提名奖之一。

  【内容梗概】

  该剧改编自作家阎真的同名小说,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池大为心怀理想,在不同观念的冲击之下,经历现实的夹击而挣扎、改变,最终守住底线,不忘“家国天下”的担当与责任,回归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

  话剧追求质朴的同时,以极具质感的舞台风格来表现平凡的人和事,真实地反映时代社会,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人在成长中经历的阵痛以及蜕变的过程。

  【创作故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廖慧文

  最近,毛剑锋住在岳阳南湖边开编剧会。上午,和省内的著名编剧们凑一块相互讨论剧本;下午,就各自回房思考创作。宾馆房间有些局促,书桌被他充分利用起来,一边是电脑,一边堆些书和资料。他在这方小空间里腾腾挪挪,思想却时时要跑到天南地北去遛上好几圈。

  “这样安静的创作环境,得赶紧多想些事呐!”毛剑锋从一沓文稿中抬起眼,微笑着做了个预告,“《沧浪之水》在今年内还要进行‘三改三演’,继续打磨。”

  一部湖南特色浓郁的话剧

  截至目前,《沧浪之水》已经历了多少次修改了?面对记者的提问,毛剑锋沉吟了好一会,最后一摊手——记不清了。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6年,毛剑锋就在想话剧的创作题材。商场沉浮、家庭故事?这样的题材都有了。思来想去,他把目光投向了湖南籍作家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

  自2003年出版以来,小说《沧浪之水》重版80余次,总销量超过100万册。这部讲述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培养的第一代研究生池大为心路历程的作品,被称为是一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震撼了无数读者。

  故事的宽度、厚度是足了。但原著洋洋洒洒百万文字,人物密、情节多、面度广,如何“塞”进话剧中?

  立项之初,《沧浪之水》的创排在业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原著作者阎真虽然同意改编,但也认为不大容易。毛剑锋把小说翻得散了架,做满了标注、解读。最后,他下了决心——改!

  “主人公池大为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批大学生。这批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重要的一个群体,后来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池大为这个人物,可以折射时代的变化。同时,这是一部由湖南作家写的重要作品,湖南特色浓郁,应该由我们来把它送上话剧舞台。”毛剑锋说。

  牢牢抓住一条“根”

  虽然“认准了”,但毛剑锋直言,改编过程“非常痛苦”。小说里,细节、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无限展开,戏剧的时间和空间却非常有限。“我大刀阔斧,改出的初稿有足足6万多字。但一个2到3个小时的话剧剧本通常为2到3万字。”

  还得继续大刀阔斧。但人物的动机铺陈不能减少,否则没有血肉,便会成为只会喊口号的躯壳。毛剑锋抓出了一条“根”——主角池大为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经历了心灵煎熬和灵魂拷问,最终回归精神家园。种种情节铺排、诸多细节描述都是为这个中心思想服务的,可以做修改和取舍,“我抓牢这个‘根’,就能站稳脚。”

  戏剧文学强调剧场性,戏剧冲突要很集中,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把人物和事件看明白。毛剑锋把书中的几个人物合成一个人物。原著中,有个长期得不到提拔的 “申科长”,还有一个处境相似的人物是“尹玉娥”的老公。话剧中,就让“申科长”和“尹玉娥”成了两口子。又如,主人公池大为的妻子董柳原本有一个妹妹,对她的思想影响很大。为了简明叙事,这条线也被删去,将妹妹的一些人物性格,挪到了董柳身上。

  虽然对情节和人物做了一些改编,但毛剑锋认为,尊重原著精神,是他的最大原则。“小说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我们要原汁原味地呈现。原作者想表达的核心内容一定要保留。” 为此,剧中对几个重要场景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刻画。如主人公池大为从清高自许到懂得权宜变通的重要转折之一,是他的孩子烫伤了,他求救却处处碰壁。“小说写作分寸把握得好,我改编也守好这个分寸。该舍弃的舍弃,该抠细的抠细,抓大放小。情节就顺畅起来,人物逻辑就清晰起来。”

  “大斧”定了型,该上“小刻刀”了。2017年底,《沧浪之水》进入排练阶段;2018年6月,进入公演阶段。毛剑锋一场场守着,听来自导演、演员、专家和观众的意见。他喜欢坐在剧场的中间位置,因为“可以听见前后观众的窃窃私语,观察观众的反应”,据此,对剧本进行更细致的打磨。

  作品“永不完美”

  这么多次彩排、演出,毛剑锋对阎真第一次去看的场景印象尤其深刻。“当时有种‘丑媳妇见公婆’的感觉,内心好忐忑。看完之后,阎真老师说,他看得很激动,流了三次泪。他对这个改编非常满意,没有提出什么意见。”

  2018年6月之后,《沧浪之水》在长沙、北京、成都等各大城市进行巡演,均获得好评。在北京的三场公演,“口碑效应”明显。“第一天没有满座,第二天基本满座,第三天全部满座。”这对于一部编剧、导演、演员全部来自湖南的话剧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除了此次获得曹禺剧本奖提名之外,《沧浪之水》还成功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将在今年的7月—12月期间完成“三次修改、三次演出”。毛剑锋很期待专家和观众将会给出的新意见。尽管已经修改了多次,但他说,作品“永不完美”,还需进一步打磨。“剧中的人物都是很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但‘丁小槐’这个角色有点脸谱化,我不是很满意。我在寻找把这个人物更加丰满的方式,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说罢,他凝神,兀自进入话剧的世界中去了。

  【评论】

  在困惑与挫折中成长

  刘平

  《沧浪之水》在写出人物真实的同时,入木三分地剖析了每个人的心理,深入开掘每个人的行为动机、人生愿景与社会大环境的密切关系,在复杂中寻找事物发展的合理性。剧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逻辑和人生追求发展的。比如,丁小槐和马厅长,他们身上有毛病,但并不是坏人。丁小槐没有什么真本事,靠溜须拍马当上了医政处长,但他并没有刁难平时对他“嗤之以鼻”的池大为,而是在池大为最困难的时候伸手相助;马厅长欣赏池大为的才华,却不喜欢他浑身是刺,也没有记恨他“讲真话”拆自己的台。

  而池大为呢?他常年不得志,因为自己的“真诚”而屡屡遭受打击,事业受到挫折,这些他都能忍受,因为他不想像丁小槐一样去“蹚浑水”。但是,不能发挥专业特长却不断地啃噬着他的心。如何融入这个社会大环境?彻底地改变自己吗?这是横亘在池大为面前的一个难题。

  该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编剧根据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考察,提升作品的立意。这尤其体现在池大为的塑造上。剧作突出了池大为的才华与实干精神,削弱其投机钻营的动机。卫生厅的科研工作多年来上不去,马厅长很想在自己的任上有所突破,但苦于没有能力,又没有得力的人手。池大为及时解决了马厅长的难题,并成为课题研究的主力。他既有对当地卫生现状的了解,又有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这是丁小槐们所无法相比的。

  担任厅长之后,池大为既有所改变,又没有忘记自己的人生追求。他维护马厅长的威信,又很智慧地实践着自己的工作理念与为人原则。他始终牢记着父亲的教诲,走向了新的人生高度。池大为的成长经历给每个人带来人生思考与借鉴。这大概是该剧受到观众好评的原因。

  该剧的舞台呈现实现了演出空间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呼应,并借助多种形式表达人物的复杂心理。如池大为第一次去拜访丁小槐和马厅长时,内心充满了痛苦,导演用几个黑衣人以手势的舞动,表达人物内心的纠结。开场的群戏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妙趣横生。在形象塑造上,着力于对人物细腻情感的表现,详略得当,绝不拖泥带水,演员的表演也充满激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