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
为深切悼念和缅怀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下午,央视电影频道连播了五遍电影《袁隆平》。湖南卫视也停播了电视剧《温暖的味道》及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20∶00改为播出电影《袁隆平》。电影《袁隆平》从播出后收视一路飙升,创下湖南卫视近期收视新高,并成为5月22日卫视黄金档收视第一。此外,5月23日至5月31日,电影《袁隆平》在潇湘国际影城全国各门店公益展映,期间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接受社会各界团体预约包场观影。
《袁隆平》这部电影2009年就已经发行了,主要讲述的是袁隆平院士30岁到60岁的故事,也是杂交水稻从0到1的故事,展现了科研之路漫漫艰辛的过程,也揭露了真实的上个世纪60年代社会现状。老年的袁隆平院士是由其本人出演的,真实还原时代。袁老让所有人敬仰与感动,今天我们能做的是以记录的方式,缅怀我们的国士。
电影只是讲述袁老生命中的一个小篇章,科研遇到的难题和磨难,遭受的打击与失败,其中的艰苦与辛酸,是无法全部通过电影呈现出来的,但袁老传达出来谦逊坦诚、坚定勤恳、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年轻一辈永远学习的榜样。袁老用一生播撒在大地上的种子,将永远长在万千人民的心中,努力生根发芽,实现梦想。
如果电影《袁隆平》的艺术化呈现,还不足以呈现真实的袁老日常。纪录短片《时代我·第一集:袁隆平》(腾讯视频)会让你看到一位90岁老人的倔强、较真,以及脆弱。片中,袁老的孙女透露小时候对爷爷的印象是“天天看天气预报的人”。 这次入院之初,袁老每天都要问医护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说28℃。他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纪录短片《时代我》画面除了蹲守天气预报,袁老每天还要去家门口的稻田里数稻穗,别人代劳他不乐意,顶着大太阳也要亲自过去。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了袁老。出发前夕,他逐字逐句地修改“建立国家海水稻研发中心”的请示稿,改完让助手反复念给他听。助手怕他路途太辛苦,建议由工作人员代为转交,他不肯,说“亲自送好一些”。
纪录短片《时代我》画面针对一个新品种的优势,是“国内领先”还是“国际领先”的问题上,袁老坚持不讲虚的,用词定性都需严谨审慎。不可不讲明白,不可夸大其词。他的较真还体现在生活上。他买了一袋豌豆,但是桌上做熟的是荷兰豆,家人在厨房找到一包“豌豆”,他说这是毛豆,不是他买的豌豆。在袁老眼里,是什么就是什么,丝毫不能含糊。唯独,对自己“难得糊涂”。特殊津贴什么时候发,发了多少,他不关心。身体血压多少,他不重视。比起住院休养,他更关心自己的三个任务:一是超高产,二是海水稻,三是第三代杂交水稻。
纪录片里那些谈论起水稻画面,袁老总是精神奕奕、滔滔不绝。可是,袁老翻动书页的双手,是颤抖的。开会久了,他会精力不济打瞌睡。走路不能超过100米,还得是平路。站立时间过久,就需要按摩、休息。即便如此,有中学生想跟“教科书中的人”合影,他会陪孩子们一起站着。高校的毕业生请求合影,他就一动不动,让学生们挨个上来拍。然后,回到家默默吸氧。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获颁“共和国勋章”。9月30日返回长沙家中。10月1日的清晨,他迈着细碎蹒跚的步子,向心爱的稻田出发。
“我看着好高兴,坐在稻穗下乘凉”。这是袁隆平在纪录片里说过的话。
所幸,禾下乘凉梦,后继有人。
此后,碗里有米饭,心里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