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推进湖南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

  郭亦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围绕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湖南要从五个方面着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 

  树立主动健康理念。后疫情时代,要以提升群众的体育参与水平和质量为核心,积极倡导运动促进健康理念,传递科学健身思想,提升疾病防控意识,提高大众对“体育治未病”的认知水平。发挥各级工会和体育组织的作用,加大公益宣传推广,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加快普及智能科学健身,引导全民将治疗为主的健康管理理念向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模式转变,使主动健康理念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意识。 

  加强协调管理。部门协同管理机制缺乏是“体医融合”的关键瓶颈。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打破体育、医卫部门管理条状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格局,由政府统一组织,建立联动合作管理机制,将“体医融合”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大健康治理体系。加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责的履行,加大全民健身投入力度,引领各部门间的融合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综合运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政绩评价和表彰奖励等手段,进一步健全体育与公共卫生系统机制互通、共同治理的政策法规,推动体医融合制度化,建立多领域协同立法、全方位共同治理的长效机制。

  推进体医融合。大力促进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服务。试点设立运动健康门诊,开展运动康复医学、慢病运动干预,推广“运动处方”、健身咨询服务,开展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建设,完善预防、临床、康复三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将体医融合、科学健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项目。创新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解决“医不懂体、体不懂医”的问题,探索建立“体医融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入挖掘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柔力球、空竹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健身、养生、康复方面的独特价值,加快全民推广。

  促进产业融合。拓展公共体育空间,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增强群众投资健康的健身消费意愿。深化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教育、信息、农业等产业与体育产业有机整合。依托湖南本土优势,建设健身休闲、体育康复、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用品、体育旅游等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品牌。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强化项目带动,打造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开拓居家健身产品市场,搭建居家健身服务平台。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夯实全民健身智慧化的数据基础,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打造体育产业集团,发挥湖南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文体旅融合。

  坚持示范带动。积极推广“课后一小时体育锻炼”,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理念融合。着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落实居民住宅全民健身配套设施建设“四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规定。加快全民健身体育公园、城市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不断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力度,发挥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健身示范工程作用,着力解决“去哪里健身”难题。打造湘江健身走廊,建设环洞庭湖生态健身圈,促进城市间全民健身的横向带动发展。整合体育和医卫优质资源,促进资源分配均衡,开展体育健康扶贫。打造集“医、养、研、商、游”一体化的医疗大健康产业高地和新型示范区,加快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以主动健康为引领的社区健康治理新模式。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