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力 张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要凝聚青年强大力量,涉农高校要培养更多扎根农村、知农爱农的新型农业农村人才。
注重引领,牵住理想信念“牛鼻子”。注入红色基因,突出思想引领。红色文化是历史的“活教材”,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必修课”。利用好红色文化巩固理想信念,提升青年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感和价值“双认同”。挖掘省内红色资源,深挖雷锋事迹、“半条被子的温暖”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内涵,组织农村青年党员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党的政治理论宣讲,组织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等专题培训,配备青年党员骨干在社会实践、三农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倡导“三牛”精神,强调精神内核。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勇挑重担、争做表率,做一名常下田间、多走泥路的“牛气青年”。加强和引导青年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愿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因时因势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练本领长才干,争做敢于开拓的拓荒牛;把民族复兴重任扛在肩上,把乡村振兴战略记在心里,甘做艰苦奋斗的老黄牛。
加大支持,造好校地联动新模式。从三个方面进行“合流”。一是学校“引流”。发挥学校集聚青年大学生的优势,把社会实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实践学分和奖学金考评管理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定期组织青年前往农村开展长期结对扶助,将实践活动扎根基层农村,培养一批知农爱农新型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化人才保障。二是地方政府“汇流”。挖掘美丽乡村元素,并与青年流行文化有机结合,让乡村成为青年们心中的“网红打卡地”;聚焦返乡创业青年、青年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农村青年群体,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多途径释放回乡红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服务,激发青年和社会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合力突围”的澎湃动能。三是企业“赋流”,积极提供青年返乡就业岗位,加强与社会服务组织及新型青年职业农民紧密衔接、整合优势、多方协同,通过签署合作协议促进多方互补。
组织有力,建好青年服务新机制。织密“一张网”,整体推进多元化青年服务机制。建立青年服务网络,全覆盖建立青年服务协会,在机关、乡镇、学校、社会组织中建立青年服务队;创造青年服务品牌,打造好“专业化”服务青年队伍。青年群体要发挥学科专长,整合自身资源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孵化出“规模化”青年服务组织,逐步推进青年服务组织 “制度化”和“常态化”运营,有序引导青年大学生服务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培育“本土化”服务品牌项目,充分吸收本地籍青年资源,采取就近就便原则纳入服务队伍,运用“一方人了解一方水土”的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服务。
加强创新,打造创新思维新动能。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针对我省农产品销售存在着品牌优势不明显、销售渠道不畅、同质化竞争、优质不优价等突出问题。青年群体在社会实践中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引领,助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充分运用好网络新媒体,构建“互联网+”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运用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广一批“一乡一品”“一县一特”特色品牌,为农村地区发展可持续的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结合“领头雁”计划、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返乡大学生创业行动等政策,探索有利农村地区青年发展的模式,鼓励更多青年成为扎根农村的“自家人”。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湖南省青少年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