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评论员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篇。桥梁,横跨江河之上,连接沟壑山川,纵览青山绿水,是“凝固的诗篇”中最动人的一节。矮寨大桥就是这样的章节,惊艳世界,摄人心魄。
矮与高,见证科技腾飞。矮寨大桥建在矮寨,代表着桥梁工艺的一个巅峰。它创下“四个世界第一”: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峡谷桥梁工程、世界首创“塔-梁分离式悬索桥”新结构、世界首创“轨索滑移法”架设加劲梁新工艺、世界首创碳纤维材料岩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考察湖南时赞誉它为“中国的圆月亮”,NBC推荐它为“十大非去不可的世界新地标”,中国公路学会评选它为“中国十大最美桥梁”。矮寨大桥当之无愧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时代名片,彰显着勇创一流的民族志气。
贫与富,重构发展节拍。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桥通以前,人被封印在贫困里;桥通以后,黄金茶、酒鬼酒、猕猴桃走出苗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看矮寨、住凤凰、游湘西,全域旅游打通“经脉”。“养在深闺”的各种资源得以在大山内外自由流动,发展新机、文明新风、思想新芽更是破土萌发、生机勃勃。难以想象,湘西自古被称为蛮烟瘴雨之地,早期史迹渺茫无稽。如今,这里有全球最大氮化锰生产基地、富硒猕猴桃基地,有全国最大微细球形铝粉生产基地、椪柑和百合种植基地,有全省最大茶叶基地。因交通设施“先天不足”而延缓的发展步伐,由此实现加速。
忧与乐,见证使命初心。一座大桥,耗资15亿元,或许并不符合经济学的投资回报模型,但人民小康与否、幸福与否,从来都是溢出经济报表、超越地域本身的。矮寨坪朗豆腐,有了大数据名片;土家族的阿妹,用手机直播印染;吉斗苗寨的汉子,走出大山在城市找到了工作;天桥仙居里不断被拉长的“经济链”,让周围农户甩掉了贫穷帽子、挺直了腰杆;十八洞村的那“19张笑脸”传遍大江南北。当所有的点都连缀成网,当每一个被牵挂的人都并肩前行,矮寨大桥,便不止是一座物理概念上的桥——历史的荣光在这里汇聚,伟大复兴的梦想由此升起。
“矮寨大桥,连接的是摆脱贫困、乡村振兴,架通的是历史、未来,通畅的是党心民心。”3月16日,省委书记许达哲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时引用了一则“金句”: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创造了“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的精彩故事。
湖南,地处不靠边不沿海的内陆,并不具备发展的先天优势,但凭着一股奋斗的精神,走到了舞台的中央。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湖南以GDP突破4万亿元、GDP增速快于全国1.5个百分点的新成绩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从十八洞出发,从湘西出发,湖南沿着精准扶贫理念的科学引领,千年追得梦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怀化,广厦万间庇贫寒;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均占全省六分之一左右的邵阳,崛起“沪昆百里工业走廊”;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67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首倡之地,担首倡之责,行首倡之为,建首倡之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内陆封闭到创新开放,从温饱不足到人民幸福,犹如长虹横卧的矮寨大桥,仍旧在每日的晨霞夕辉中,为三湘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