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 张云荻
长沙县高桥镇,青山绿水环绕中,一幢青砖、白墙、黛瓦的古朴民居安静矗立,显得庄严而优雅。
这里是李维汉故居。1896年,李维汉出生于此。因其父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私塾先生,李维汉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朗朗书声中度过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1919年10月,从上海开往法国马赛的“宝勒加”号邮船上,23岁的李维汉凭栏远眺,他身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162名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学。就在一年前,长沙岳麓山下,李维汉和同为湖南第一师范校友的毛泽东、蔡和森等创立了新民学会,开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征程。
旅法期间,李维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和周恩来、赵世炎等创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底,李维汉回北京汇报工作,并经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次年,他回到湖南接替毛泽东担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阔别故乡近4年,李维汉第一次返回长沙。
讲解员简螽斯告诉记者,李维汉担任中共湘区执委会书记4年,将湖南的工、农、学、商、教等界联合起来,成立湖南反帝国主义大联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反帝爱国运动、平民教育运动,巩固和发展党团组织等,使湖南成为当时全国革命运动发展最迅速的省区之一,这也为后来李维汉主持党和国家的统战工作打下了基础。中共中央曾两次在报告中表扬李维汉领导的湘区区委斗争策略“稳当周到”,他也因此成长为工农运动的得力领导人。
1927年5月,李维汉离开长沙前往中央工作,这一走就是53年。“叮咛数语泪千行,此去关山路渺茫”。从“八七”会议到红军长征,从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到西藏和平解放,从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到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处处都有李维汉的身影。
晚年的李维汉开始系统撰写革命回忆录。即便年事已高、身患重病,仍坚持赴全国各地调研、收集史料。1980年4月15日,84岁高龄的李维汉回到了故乡长沙,4年后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李维汉的一生都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曾说:“我投身革命60年,体会最深的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具有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百折不回的革命毅力。”
3月的春风,吹拂着李维汉故居西面的大片油菜花地,宛如一片金灿灿的海洋,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