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邻 王 珊 吴晓丽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教育强国,高校何为?
仲春时节,万物勃发。放眼怀化学院这方热土,从夯基垒土的智慧计算中心项目工地到火花迸溅的“硕士点建设”推进会,从校企双方的签约握手到《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方案》的加紧落地……人人是奔跑的姿态,处处是创新的热情。
“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志在必胜的信心,决战决胜‘申硕’工作,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3月14日,在学校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怀化学院党委书记王刚吹响“冲锋号”。
全校上下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向高处攀、新处行。“奋斗!奋斗!”——这是新时代怀院人的集体担当,也是他们对“教育强国高校何为”作出的有力回应。
梦想:更高层次、更强实力、更硬担当
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怀化学院是改革者,也是守望者。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敢为天下先推行“主辅修制”师范教育模式改革,到21世纪初在全国首推高等师专“综合文科、综合理科”改革;从2002年升本到2021年获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被教育部纳入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建校67年来,怀化学院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改革开放大潮、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7万余人,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着重要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怀化学院如何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作为一所升本23年的“老本科”院校,怀化学院如何乘势而上、弯道超车?
善谋才有出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刚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加快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这为怀化学院的发展提供了遵循。”怀化学院党委书记王刚表示。
对标要求找差距。怀院人将突破办学层次的“申硕”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努力跳出传统的“规模扩张”思维,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致力把怀化学院建设成为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申硕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校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周跃兵说,作为“电子信息”硕士点建设主体单位,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将与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共同发力,争取在2026年实现硕士点“零的突破”。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原院长彭小宁在学校工作生活了44年,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从黔阳师专到怀化师专、怀化学院,从专科到本科,再到今天的申硕,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承载着几代人的努力和梦想。如今正是上台阶的关键时刻,我们不仅支持,而且全力支持。”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我们这一代人接过接力棒后,站在历史风口上必须履行的使命。”从院领导到教职工,从年轻骨干到退休教师……如今,“申硕”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心之所向、志之所趋。
以“申硕”为路径,以“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怀化学院正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底气:怀院精神、怀院速度、怀院作为
质的突破,离不开量的积累。打好“申硕”攻坚战,需要攀高逐新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性。
纵观怀化学院发展历程,怀院人从来都不缺乏敢想敢干、攻坚克难的精神。尤其近3年,面对新目标、新要求,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带领怀院人开拓创新,持续实施“开放发展、快速跨越”“改革创新、稳中快进”战略,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以党建为核,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建强基层“堡垒”,获全国高校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等多个省市先进党组织。《地方高校本土红色文化“树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湖南省第十三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原创舞剧《通道转兵》在省内高校巡演,《高校网络思政“五环五维五力”模式》入选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亮出了思政教育的“怀院名片”。
以育人为先,取得立德树人新成效。学生竞赛屡获佳绩,在第11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中获得湖南省高校唯一国赛金奖;在世界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中获亚军,创造历史最好成绩。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在2024年课程思政等教学竞赛中获奖总数居全省高校前列。
以发展为要,开创服务地方新局面。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位列全省第10位,在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获批湖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组建首批基础教育服务专家团,打造“好种子研学基地”,校区深度合作共建“怀化学院实验学校”,“数智产业学院”入选湖南省第四批产业学院。
“三年快跑”,让怀化学院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厚植了实力和底气。
在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研究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5中国大学排名中,怀化学院在榜单中位列第342位,再创历史新高。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怀化学院三年“三跳级”,上升100多位,位列393位,跑出了令人惊叹的“怀院速度”。
“怀化学院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校长董正宇对当下充满信心。
看环境,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先后出台了《湖南省高等院校布局优化实施方案》《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优化实施方案》,将对现有全省高等教育体系进行重构,这是怀院突破提升的重大机遇。
看资源,怀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将在怀化学院用地、引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解决了怀院破局的堵点难点。
看内驱,怀院人有“怀仁化物、立地仰天”这一刻在骨子里的DNA,面对高质量发展这场硬仗,全院上下已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
其时已致、其势已成。冲向高地、勇插红旗,怀院人再加速、再发力,用实干赢得未来。
冲刺:最优机制、最大合力、最高效能
3月14日,怀化学院举行高质量发展大会,这是面向“申硕”发起总攻的誓师大会。会议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但信息量很大。关于今年怎么干?各部门、院(部)都拿出了具体思路。
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将引进博士作为重中之重,成立引才专班,优化引才政策,提供充足的专项经费保障,确保2025年集聚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引领型人才(团队)。
专业布局方面,立足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和区域“4×4”现代产业体系,紧扣怀化“五新四城”战略以及“5+10”产业体系,通过“撤、停、并、塑”组合拳,将55个专业优化至39个,构建以信息、工程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生态体系。
教育教学方面,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产教融合课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聚力教学创新,打造教学成果培育新高地。
科技与地方服务方面,聚焦区域需求,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探索三对接校地合作机制,推动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奖励、100万元及以上代表性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均有新的跃升。
今年,学校遴选了4个硕士学位建设优先培育点。作为硕士学位建设优先培育点的重要责任主体,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将重点聚焦美丽乡村建设、文旅产业发展以及怀化市箱包产业链打造等领域,推动“产教融合”,做到所有专业的办学全部有产业依托,真正实现办学的“价值重塑”。
资金保障、专业建设……每个方面都有硬措施,每项工作都有硬指标。各部门、各院(部)递交了“军令状”,将责任目标与年终绩效挂钩。怀化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启动“高质量发展专项基金项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捐赠,鼓舞着每一个怀院人积极投身学校高质量发展大潮之中。
“要以最优机制、最大合力、最高效能决战决胜‘申硕’,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强国的历史征程中书写属于怀院人的荣耀。”王刚的话掷地有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冲锋的号角响起,怀院人同频共振、同心聚力,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