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飞
时代潮流奔涌向前,科创力量生生不息。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的大文章,如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就成为金融业探索的问题。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出现了不少热词,“耐心资本”为其一。3月13日,我省召开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座谈会,传递出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生力量”、浇灌科创苗圃的强烈信号。
对于资本而言,只有耐得住“十年磨一剑”的寂寞,携手并跑的投入,才能迎来上市敲钟的光亮。从全球经验看,很多引领性科技企业的崛起,离不开长期耐心的资本投入。向上对接国家战略,横向强化财政和国企基金联动,向下支撑实体经济,湖南省金芙蓉投资基金应运而生。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创新企业既需要“从0到1”的耐心资本,也需要“从1到N”的生态赋能。财信金控敏行思远,推动发起成立湖南省金芙蓉基金科创生态联盟(下称“基金科创联盟”),通过贯通产、学、研、用、金创新全链条,优化完善全省科技金融体系;通过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让三湘大地上的千企万户,都能收获“轻装上阵”的底气和被托举的“松弛感”;通过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协同、共赢”的创新生态圈,实现以生态之力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
以“1+20+N”为首批合作主体
达成跨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深度合作
这段时间,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了人们的想象。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神舟”“嫦娥”,再到5G、量子计算、DeepSeek,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从未止步,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
然而,这条道路并非一片坦途。
白羽肉鸡,老百姓餐桌的常见食物,是我国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白羽肉鸡种源为国外育种企业所垄断。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通过联合10家中央级研究所、42家省级科研院所、31所高校及36家龙头企业,攻克了白羽肉鸭、白羽肉鸡等畜禽种源“卡脖子”技术,直接推动我国肉鸡、肉鸭产业自主可控。
可见,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技术的单点突破,也需要体系化协同的创新矩阵支撑。
当前,湖南正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更好适应创新范式变革的要求,作为省属地方金融战略部队、金芙蓉产业引导和科创引导母基金管理人,财信金控联合发起成立基金科创联盟,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推动跨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深度合作,着力培育“科技+金融”的创新生态圈。
据介绍,基金科创联盟首批合作主体为“1+20+N”模式,构建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1”指一个联盟平台;“20”指首批20个科技创新主体,包括高校院所、科研平台、产业链龙头企业等;“N”指N家支撑服务单位,通过联盟平台聚合各方资源,支持初创项目破解发展瓶颈。
财信金控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建元说,依托“1+20+N”模式,基金科创联盟将在初创企业“0-1”“1-2”“2-N”发展关键阶段,构建“资金+政策+孵化+金融+产业+资本市场”六位一体科创服务生态体系,为初创企业提供从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到市场拓展的一站式孵化服务,为科创项目从“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加速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真正让基金科创联盟成为湖南科创资源与金融资源的“连接器”、产融结合的“加速器”、创新生态的“倍增器”。
在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志坚看来,基金科创联盟广泛汇聚高校院所、省实验室、企业等创新主体,省内园区与孵化器、金融机构和创投机构等多方力量,必将有力促进科创资源和金融资源高效对接,助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祝孟辉表示,湖南成立基金科创联盟恰逢其时,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更好发挥金芙蓉基金功能作用的生动实践。去年8月以来,湖南组建金芙蓉基金,打造具有标识度和影响力的基金品牌,正式开启湖南投资基金发展的“千亿时代”。省财政厅将全力以赴打响做强“金芙蓉”基金品牌,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类基金体系,通过“真金白银”加大投入、“真情实意”优化机制、“真招实策”综合赋能,共同拓展“创”的广阔天地,激发“产”的澎湃动能,开辟“投”的光明前景。
以“1+3+1”模式为核心
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基金科创联盟扎根湖湘大地,汇聚了中南大学、岳麓山实验室、中电48所等众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科技含量”很高。
如何满足创新主体的所需所盼,如何帮助科研团队找政策、找资金、找市场,又怎样成为创投机构找团队、找技术、找项目的“最佳助手”,拿什么吸引广大青年科技者和全国大学生来湘创业,让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成就事业、实现梦想呢?
研读《湖南省金芙蓉基金科创生态联盟倡议书》内容,或可寻找到答案——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营造科创投资良好生态;搭建高质量科研成果汇聚平台,支持科技创新主体发展;做好高标准孵化服务平台,赋能科技创新种子萌发;建立高效率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助力科技企业腾飞;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机制,打造“友好型”创业热土……
总结来说,是以“1+3+1”模式为核心,通过“资金支持、技术转化、孵化服务、金融对接、产业落地”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加速我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通过“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与科技支撑。
即依托1个基金矩阵:通过“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基金”的资本运作模式,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及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充沛的资金活水。
搭建3个高效服务平台:通过高质量科研成果汇聚平台、高标准孵化服务平台、高效率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全链条赋能科创企业。
建立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机制:把推动大学生创业作为事关湖南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落细落实“七个一”举措,更好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让大学生们放心、安心、有信心地背着双肩包来湖南创业。
走在前厚望如山,挑大梁使命在肩。作为基金科创联盟首批合作伙伴之一,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表示,将深度融入基金科创联盟生态体系,为该联盟内优质项目提供全周期、多维度的融资支持,与各方携手构建更具活力的科技金融生态,为湖南创新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军辉表示,将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对接,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校内科技成果“筛选-评估-推荐”机制,推动科研团队与产业链深度耦合,让更多“书架上的成果”走向“生产线上的应用”,为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源头活水。
从“孵小苗”到“育大树”
以创造力、行动力、服务力共筑科创高地
基金科创联盟成立大会的打卡区里,人形机器人“湘江1号”正用灵活的机械臂弹奏《小星星》。这是湖南首台人形机器人向世界递出的“科技情书”。
“湘江1号”由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两年多前,财信金控通过旗下财信产业基金管理的岳麓山科创基金投资了这家企业,如今公司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孵小苗”到“育大树”,对科技创新企业,财信金控发挥多牌照协同优势,提供多方位金融支持,同时利用已投项目生态圈,搭建业务协同、研发协同的平台,加快企业发展进程。
基金科创联盟成立后,这样的协同将会更高效、更有力。
作为深耕硬科技投资的专业机构,达晨财智合伙人、执行总裁齐慎表示,将践行“耐心资本”理念,深度参与基金科创联盟生态建设,后期计划依托该联盟的科技成果库,建立细分领域技术路线图研判机制,为被投企业导入产业龙头资源,提供战略规划、人才引进等深度赋能,助力湖南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隐形冠军”。
据悉,基金科创联盟是一个非法人、非营利性的联合体,采取的是一种松散型、开放性的组织模式,成员可由发起单位邀请或自愿申请加入联盟。
为了让这一资源整合的“强磁场”名至实归,基金科创联盟将在2025年度全年组织多场活动,初步计划每个季度开展一场重大主题活动。更长远打算,则是常态化组织游学交流活动,常态化组织成果展示及投融资路演,不定期开展相关主题交流活动等,让高校的“脑力”、企业的“财力”、园区的“体力”拧成一股绳,真正实现“实验室发力、生产线给力、资本市场接力”。
“期待基金科创联盟展现成效。”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祝孟辉说,期待基金科创联盟成为各类资源的“连接器”,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协同、高效配置;成为科技成果的“催化剂”,把创业的“金种子”培育成财富的“金果子”;成为产业跃升的“加速器”,共同培育更多的财源建设增长点、特色产业新集群,为我省“三个高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据介绍,基金科创联盟将以“创造力”突破瓶颈,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4×4”现代化产业领域集中攻坚,把湖南的“技术长板”锻造成“产业王牌”;以“行动力”创新机制,在“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模式上大胆探索,为全国科创金融改革提供“湖南经验”;以“服务力”护航梦想,动态优化政策工具箱,建优大学生创业服务机制、早期企业支持政策等,让青年人才在湖南这片热土上敢闯敢干、成就梦想,为三湘科创事业与产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