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牢记嘱托勇争先——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牢记嘱托勇争先——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牢记嘱托勇争先——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开民生新空间
“投资于人”成热词

  政府工作报告5日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投资于人”首次写入报告,引发代表委员和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代表委员表示,提出“投资于人”,有利于提升资金资源利用效益,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报告将“投资于人”落脚在就业、增收减负、消费等民生关切上。

  ——“投资于人”,如何支持扩大就业?

  报告特别提出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报告中多项目标任务强化就业优先,支持扩大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说,教育是对未来的“先期投资”。“既要培养未来产业的拔尖创新人才,也要培育一流产业技工队伍。”

  ——“投资于人”,如何促进居民增收减负?

  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今年又涨了,这是增收;“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扩大普惠养老服务”,说到心坎里了,这是减负。这样的减就是实实在在的增。

  会场内外,代表委员与群众对话,为“让每一分钱都用于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点赞。

  ——“投资于人”,如何加强消费激励?

  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一资金规模是去年的两倍。代表委员表示,“投资于人”,聚焦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资金资源利用效益。

  如何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代表委员建议,通过技术赋能、业态融合、体验优化等重构新的消费生态,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供给水平。

  “投资于人”,也是民生小事改革的探索。从一枚印章的消失,到一根管线的改造;从一项制度的变革,到一碗热汤的温度,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投资于人”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投放在心坎中。

  (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