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福芳 王文
2月20日,家住长沙市天心区的刘东打开手机,轻点一款叫“苗云卉”的App,就给自家花园里的苗木浇了水,还在系统提醒下施了肥。
“有了这套智慧园林系统,我也从‘养花小白’变成了‘养花达人’。”刘东告诉记者,系统可以对植物的土壤、虫情、温度湿度等全天候监测,一键下达指令后,可实现自动喷水、调温、施肥等。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很多人都希望能有一隅之地感受花木种养的乐趣。可花木种养是个技术活、精细活,如何轻松种养?
深耕建筑园林40余载的湖南华中苗木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苗木云”)创始人周开明,带头引领传统花木行业智慧变革,为苗木配上“智慧管家”,让苗木“开口”说诉求。
300亩苗木基地只需四五个人管理
初春的细雨下,位于长沙市浏阳经开区的华苗木云300亩苗木培育基地,几乎看不到工人。
在基地一处房子里,几名程序员正坐在办公室喝茶、玩手机,不时看一眼旁边的大屏。
记者看到大屏上数据不断更新,显示出基地各区域花草的生长环境信息。
“现在我们的苗木养护人员工作轻松多了,只需要打开公司自主研发的‘苗云卉’App,进入园林地图,选择一个区域,点击按钮,就可实现喷水、施肥等苗木养护。”周开明说,依托智慧园林系统,这个基地平时只需要四五个人管理。
“我们在这300亩基地装了不少传感器,他们被安装到植物下,能时时采集空气湿度温度、土壤酸碱值、盐度值、光照等信息,并上传到云端平台,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再通过手机App发送指令。”周开明说,这套智慧系统培育100万株苗木,可节省60%人力成本,单位面积产量可提升40%,优品率可提升到95%。
在该公司一处大型屋顶花园,盆景造型别致、花开正艳。记者只需轻触平板屏幕,就可运行该处花园的灯光、水景、雾境、植物养护等功能,科技感油然而生。
“智慧庭院从设计、打造到盆景的培育,我们都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周开明说,现在不仅卖苗木、还卖智能设备和服务。
这样一套设备,价格怎么样?
记者了解到,智慧庭院价格从3万元到10多万元不等,智慧养护、智慧农林、智慧公园等,则是2万至5万元一亩,适用于家庭版的智慧系统价格不到300元。
截至去年底,“苗云卉”有客户约10万家,促成的线下交易约8000万元。
以智慧手段探寻花木产业发展新路径
长沙花木产业大面积种植已有40多年历史。
20世纪80年代末,长沙一些山多田少的乡镇,引导农民以种植苗木等经济作物代替农作物。2000年,59个“中国首批花卉苗木之乡”中湖南占3个,长沙跳马镇和柏加镇均列其中。
同时,长沙花木产业存在专业化程度低、精品苗木数量不多、科研开发力度不够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市政、地产用苗木“断崖式”下降,花木市场持续低迷。
转型升级,一批新业态模式逐步显现。
工程用苗木锐减,不少企业就瞄准别墅庭院、露台阳台用苗;培育养护用人成本高,就打造智慧系统,实现轻松养护;苗木卖不动,就卖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用最小的成本解决这些难题。”2019年,周开明创建华苗木云,致力于发展花卉苗木大数据应用。
随后,华苗木云又布局了以花卉苗木组培、基质产品研发、大数据+生态监测、智慧养护、园林循环经济等为重点的“智慧+农林”全产业链业务体系。
在此过程中,周开明带领研发团队自行研制植物监测仪等专利12项,获得智慧园林等软件著作权8个。
“智慧花木对传统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作用。将推动花卉苗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自主研发,提高全产业链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全面提升湖南花木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省绿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12月31日,省林业局、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争取到2030年,全省花木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