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习文
近期,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弦歌不辍——长沙临时大学纪实》面世,省内主流媒体纷纷推出相关报道,引发人们对长沙临时大学那段尘封已久历史的高度关注。这是湖南党史工作者挖掘湖南历史、讲好湖南故事的一次成功实践,也为党史工作创新思路、积极作为提供了成功范本。
党史工作必须拓展思维视角,延伸工作触角。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在了解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后深情地说:“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南联大以“刚毅坚卓”的精神赓续中华民族文脉的历史,值得永远铭记。10多年前,我有幸参与了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有关金属材料及粉末冶金专家黄培云院士资料的采集工作。恰好黄培云先生对长沙临时大学以及参加“湘黔滇旅行团”有详细的回忆,引起我对长沙临时大学的浓厚兴趣。然而,在查阅有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与西南联大有关的纪录片、电影、报告文学、回忆录、口述史等作品、论文层出不穷,而长沙临时大学在其中的分量却微乎其微,当时引为憾事。
长沙临时大学在中国抗战史和教育史上值得大书一笔,但在史料征集、史实研究、宣传教育等诸方面均存在与其历史贡献、历史地位不相适应的反差。2022年9月,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担纲起“要把西南联大在长沙这段历史进行深入挖掘”的责任,启动“西南联大与长沙”课题研究。课题以前瞻性思维,着力深入发掘、系统总结长沙临时大学这段珍贵史实,阐释长沙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历史贡献,彰显长沙这座抗日文化名城的历史地位。《弦歌不辍——长沙临时大学纪实》付梓出版,填补了将长沙临时大学作为独立主体研究的空白,充分体现了长沙党史工作者深邃的眼光、坚定的担当、严谨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
党史作品需要兼具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既铭记过去,又启迪后人。《弦歌不辍——长沙临时大学纪实》一书既有学术研究的高度,又有思想的深度;既铭记过去,又启迪后人,体现了党史作品存史资政的功能和以文化人的作用。
在西南联大辉煌的历史中,长沙临时大学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有着不可或缺的篇章。193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在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这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更是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坚持文化传承和教育救国的有力见证。《弦歌不辍——长沙临时大学纪实》清晰地梳理了长沙临时大学从筹备到正式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挖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各界人士为保存中华文脉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为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史、文化史、社会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
该书深刻地诠释了长沙临时大学“弦歌不辍”的精神内涵。在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年代,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们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坚守着教育的阵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特别是众多学生弃笔从戎,奔赴疆场,为保卫国家贡献自己的热血甚至生命。这种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不仅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
党史作品需要政治性、学术性、文学性有机融合。《弦歌不辍——长沙临时大学纪实》既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又不失文学性和趣味性。该书通过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学术问题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读者。长沙临时大学汇聚了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金岳霖、曾昭抡等一大批著名学者、教授。他们带来各自学校的学术传统和研究成果,在这里交流与碰撞,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展现了学者的敬业精神和学术追求。对学生们在动荡局势中努力求学、积极参与抗日活动的叙述,展现出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细节,如师生们在迁徙过程中的艰难险阻、相互扶持,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坚强毅力和豁达人生态度。同时,书中还配有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和图表,不仅增强了书籍的视觉效果,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历史代入感。
《弦歌不辍——长沙临时大学纪实》是一项极具历史纵深感的研究成果。它不仅是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追忆,也是传递教育薪火、赓续文化命脉的厚重历史的生动实践,更是对教育精神的深刻诠释,值得细细品读。期待更多的湖南历史被挖掘,更多的湖南故事被传播。
(作者单位: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