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菜园”,通过“智慧大脑”实现温、光、水、肥、气一键搞定——
种菜不用土 美味更有谱

    陈家桥现代农业蔬菜综合产业园。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丹枚 曾佰龙

  【应用简介】

  陈家桥现代农业蔬菜综合产业园,位于邵阳市北塔区。该园集自动灌溉、通风、降温、遮阳等智能化功能于一体。运用物联网设备、遥感监测等技术,搭建智慧数字化农场管理平台,实现对农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实时监测和数字化分析;针对蔬菜水果不同生长周期水肥的需要,科学精准浇水、施肥,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风速等的科学管控,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微环境”,以满足不同季节的农产品供应需求;对农产品控水、控肥、控药,实现更加智能化、精确化的农业生产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应用场景】

  大棚内干净整洁,土壤被椰糠、泥炭、营养液代替,施肥、灌溉、调温控湿由电脑和各种传感器自动控制……记者走进北塔区陈家桥现代农业蔬菜综合产业园,现代农业“新”风扑面。

  不同于传统农业的靠天吃饭,在这里,通过数字化“智慧大脑”,实现温、光、水、肥、气一体化操作,用一台智能手机就能种出品相好、口感佳的水果蔬菜,蔬果种植告别传统耕种模式,走向工厂化、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看屏种菜,动动手指管理菜园

  11月7日,记者走进北塔区陈家桥现代农业蔬菜综合产业园的智慧大棚,只见一排排无土栽培设施的栽培架上,一株株番茄植株沿着绳索向上生长,红色、黄色的小番茄挂满枝头,个个饱满圆润。

  蔬菜综合产业园的负责人呙拉飞,身穿白衬衫,脚穿黑皮鞋,就像城里写字楼的上班族。自诩“新农人”的他,打开手机轻轻一点,接到“指令”的自动喷灌、控温控湿等设备即刻工作。“温度设定在28摄氏度左右,最利于小番茄生长,大棚温度太低或者太高,手机就会接到报警。”呙拉飞熟练地操作着。“关上大棚遮阳帘,温度就会上升;打开遮阳帘,就可以给蔬菜透气。”呙拉飞说,父辈们是看天种菜,他是看屏种菜。

  在呙拉飞手机上,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各种数据一目了然。呙拉飞告诉记者,以前按传统方式种菜,起床第一件事,就去看菜长得怎么样;现在,只要瞅一瞅大屏幕,大棚情况一目了然。

  这些数据从哪里来?

  呙拉飞介绍,为了科学高效种好菜,大棚里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实现水肥一体化等智能化装备“物联”。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光照、温度、湿度等信息,同步传输到蔬菜基地“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平台根据设定好的种植参数,自动进行精准管护。

  “智慧农业”曾经帮了呙拉飞大忙。2023年初邵阳寒潮来袭,当时正值水果黄瓜苗的生长关键期,该品种早就签好了销售订单,一旦遭遇低温冰冻,将会面临损失和违约。呙拉飞提前注意到了气象风险,应用智能化装备,抵御住了寒潮,当季的水果黄瓜卖出了高价。

  “有了大数据平台,劳动强度低了,管理精度高了,人均打理上千平方米的蔬果大棚不在话下。”呙拉飞说。

  种菜不见土,水培蔬菜节能环保

  智慧管理加水培,节能环保产量高。走进陈家桥基地水培蔬菜大棚,6名工人正手脚麻利地采收上海青。从苗床上采摘的新鲜蔬菜,摆放得整整齐齐,清洗后直接装箱运往商超。

  “这是园区恒温大棚里无土栽培的叶菜,靠根部吸收营养液生长,最快28天就能成熟上市。”呙拉飞说,“种菜不见土”是陈家桥现代农业蔬菜综合产业园一大亮点特色。在水培蔬菜大棚内,高约2米的立体管道水培架错落有致地排列,每层管道上都开有用于种苗栽培的小孔,这些小孔以40厘米为间距排列。一块方形海绵包裹着菜苗,放置在小孔内,管道内细水无声,伴着水滴流淌的还有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液。

  “一个立体管道水培架共有6层循环管道,营养液层层滴灌到栽培孔,为蔬菜输送营养。”呙拉飞介绍,管道内安装有自动水循环系统,每隔一段时间,营养液便会回到母罐,进行酸碱值等参数检测,完成营养补充后再送回管道,循环往复。“根据植物不同的生育阶段,如苗期、分栽期等,使用不同的专用营养液,满足不同阶段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促使植物快速生长。”

  目前水培大棚有3500平方米,一次性种植叶菜约1.8万株。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立体管道水培种植不受地理位置、土壤质量等因素影响制约,同一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更多的蔬菜,提高土地利用率。

  呙拉飞算了一笔账,传统露天种植,3500平方米的土地一次性只能种植蔬菜3000株;立体栽培模式下,管道水培架每增加一层,种植面积就能扩大一倍。今后随着管道加高,产量还将持续增加。

  智能化施肥灭虫,无公害蔬果放心吃

  西红柿种植大棚,粉嫩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呙拉飞顺手摘了几个让记者尝鲜。记者把西红柿捏在手里迟迟不敢下口,刚摘下来还没洗能吃么?

  呙拉飞笑呵呵地说:“这是普罗旺斯西红柿,酸甜适中,满口‘爆汁’。不打农药,放心吃。”说着,带头吃了起来。

  记者抓了一把栽种西红柿的无土基质,感觉软绵而疏松。“这是由椰糠、泥炭混合而成,均为国外进口。”呙拉飞介绍,椰糠、泥炭都是天然的有机介质,干净、透气性良好,有利于西红柿幼苗扎根,相比土壤,很少积累病虫害,可避免农药使用。

  “每株西红柿还配备一根滴灌导管。”说着,呙拉飞从基质中拔出一支连接着滴灌导管的滴箭,“这是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的施肥终端,加装有多套水源净化装置;根据西红柿植株的生长阶段,提前调配了水肥营养液,并在电脑端设置了施用量和次数,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就会自动精准滴灌施肥。”

  说话间,滴箭开始“呲呲”作响,呙拉飞赶忙将滴箭插回基质。不一会儿,只见营养液从滴箭喷出,润湿了椰糠基质。“以前我们施肥都是‘一炮轰’,大水大肥,其实有时候施肥多了,蔬菜水果的品质就没那么好。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就会自动精准滴灌施肥,就像‘抓中药’一样,缺什么补什么,让每一株植物都能获得优质、安全、均衡的浇灌。”呙拉飞说。

  运用现代农业设施,可一键调节光照、温度,减少天气带来的影响,陈家桥现代农业蔬菜综合产业园生产的蔬菜“快人一步”,市场价格也总是比别人高。“我们这里智能大棚的产量比普通大棚高40%左右。产品定价不低,全部被大型商超、饭店采购,供不应求。” 呙拉飞说。

  为保证蔬菜品质,产业园使用物理方法灭虫,不使用化学农药,所产蔬菜采摘后可以直接吃,品牌越来越响。

  【智言慧语】

  农耕之艺“智慧”传承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邵阳综合试验站站长、邵阳农科院瓜类研究所所长 欧小球

  邵阳市北塔区是湖南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片区,为全省26个蔬菜优势特色产业县区之一,常年蔬菜产量约2.8万吨。

  陈家桥现代农业蔬菜综合产业园,立足北塔区资源禀赋优势和蔬菜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园区规划,统筹布局生产,以蔬菜智慧化种植为基础,集自动灌溉、通风、降温、遮阳等智能化功能于一体,融合科技创新与服务、休闲体验与乡村旅游、科普展示与教育培训,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打造串珠成链、织景成片的多元化示范基地,推广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展望未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应当按照其产业发展需求,优先构建物质装备投入体系、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和经营管理创新体系,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等方式,建设“互联网+”发展模式,催生农业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打造“放心蔬菜”重点区、智慧蔬菜示范区、乡村产业兴旺先行区,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工厂化、设施化、数字化发展,实现蔬菜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