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福芳 王茜
10月28日,在宁乡市花明楼镇花明楼村的一处辣椒园,肖胜蓝和妻子贺小贞正在指挥员工采摘新鲜辣椒。
“这里的辣椒,一年四季供应,不断档。”贺小贞告诉记者,越冬辣椒紧俏,一公斤售价45元,是普通辣椒的4倍以上。2023年,仅线上直播销售额就达200万元。
在长沙海吉星市场,辣椒、冬瓜、豆角、茄子等各类蔬菜琳琅满目,前来采购的车辆络绎不绝。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越冬蔬菜价格相对稳定,供应充足,日均蔬菜交易量维持在1.4万吨左右。
建立适应特大城市蔬菜需求的“大供给”体系
近年来,长沙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为满足持续增加的“菜篮子”需求,长沙出台《长沙市蔬菜基地管理条例》,以立法形式保障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盘。
近3年,每年整合投入资金1.8亿元。建设蔬菜基地57万亩,2023年蔬菜产量608.5万吨;建设规模养殖场667个,2023年出栏生猪372.06万头;发展水产品养殖面积32.33万亩,2023年水产品总产量12.96万吨。
为抓实“菜篮子”保障工程,长沙对红星商圈、海吉星二期、水渡河、大河西等全国排名靠前的大城区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大市场进行改扩建,4大农批市场已建成总建筑面积超180万平方米,日均蔬菜交易量保持2万吨以上。
2023年以来,长沙市组织实施“城乡对接、村社互进”行动,安排城市社区和村共102对结对共建,大量本地“菜篮子”产品直供直销。在长沙市对口帮扶协作的龙山县等省内其他8个区域,建立20余个市外“菜篮子”保供合作基地,实现市域间互补供应。
供应充足还要就近买。长沙有序推进零售网点覆盖建设。目前,全市有农产品批发市场18个,已建成高标准农贸市场300余个、大型超市121家,零售网点1.56万个,平均每个社区10个。
强化科技支撑,“菜篮子”领域院士来助力
今年宁乡市回龙铺镇田园牧歌农场又迎来了大丰收。1000多亩的土地双季稻亩产780公斤,稻花鱼亩产95公斤,每亩销售额6200元。
“原来只种一季水稻,每亩产出约500公斤稻谷。通过稻渔种养结合,每亩产值翻了好几倍。”宁乡田园牧歌稻渔示范基地负责人、“80后”喻超告诉记者。
稻渔综合种养得益于院士加持。2022年7月,刘少军、柏连阳院士稻渔综合种养创新团队工作室落户田园牧歌农场。农场双季稻选用柏连阳院士研发的优质水稻品种,稻花鱼选用刘少军院士研发的本地合方鲫2号。“通过综合种养,有效节省农药、化肥及人工成本,收获的稻米质优价优,提高农民收益。”喻超说。
长沙现有“菜篮子”领域农业院士7名。长沙出台《长沙市院士农业实施办法》,建成院士农业工作站(室)17个、院士农业基地12个,落地院士科研成果18项,每年带动农业经营主体增收约1亿元。
长沙持续推进种业创新,加快建设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培育各类种业企业143家,3年来共引进和研发蔬菜新品种200个,保护和扩繁地方特色畜禽水产品种27个,辣椒育种能力保持全国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