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湘江副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的教育是什么样范

  杨苏涵 唐溥

  教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它可以源自家庭的灌溉,也可以来自于良师益友的启迪,更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教育。

  在求学路上,我们会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在这些时刻,我们能否拥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去追求成长与进步?本期书单邀请你读读这些与教育有关的书,看看好的教育的模样。

  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过往皆为力量》作者何江是哈佛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第一位中国人。该书是何江的自传散文集。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长励志故事,还是一个乡村的变迁史,更记录了一个逝去的时代。

  书中,何江的成长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他的童年没有上不完的补习班,没有昂贵的精英夏令营,也没有虎爸虎妈式的严苛的家庭教育。星夜里母亲编织渔网补贴家用,父亲在外捕鱼谋生,村里神秘的算卦先生老丁、远道而来却充满人情味的养鸭人、游走的小贩、木匠……这些质朴、鲜活的生命构成他童年生活的全部。看似匮乏的过去,因爱和陪伴显得细腻、丰满,成为比上哈佛更重要的事。

  在家庭里诞生真正的亲密

  以往,我们总是会把心理问题归咎于个人、创伤以及原生家庭,但《热锅上的家庭:原生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这本书告诉我们,家庭是一个小宇宙。当个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当这些问题来源于家庭时,每个家庭成员都有需要承担的责任,忽视共生环境的影响,个体也无法独善其身。不过,作者也认为这并不代表我们得要求其他家庭成员来满足自己全部的人生幸福,相反,作者认为:“当家庭成员有了真正的独立后,才会诞生真正的亲密。”

  本书通过小说式的行文重新定义了心理治疗以及人们对于家庭的认知,是一本家庭治疗的通俗入门书籍。

  探访二本学生的出路

  黄灯通过五年的走访完成了《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2》这本探访学生家庭的笔记实录,还原了她的学生成长中的艰辛与喜悦。

  相比于《我的二本学生》在较长时空中对学生群体的整体性叙述,这本书在走访中观察到了学校之外的更多细节。她走进乡村,感受学生习以为常的成长环境,体验乡村家庭为孩子教育作出的贡献。在走访的过程中,黄灯不仅贴近了学生,贴近了家长,更看到了自己,走进了教育产业化进程之下的中国。

  正是这些经历,消解了许多黄灯对二本学生们未来出路的担心,但她也发现,即使是选择越来越多元的现在,教育依然是年轻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路径。

  哈佛毕业生的非“鸡汤”自传

  《风雨哈佛路》是莉丝·默里根据自身经历所撰写的自传。可能很多读者在看到这本书名会嗤之以鼻,认为这又是一本带有说教性质的鸡汤文。但在这本书里,作者默里更想告诉读者们,对于普通人而言,“心态”是与机遇和才智同等重要的存在。

  默里的童年十分艰苦:贫民窟出生、吸毒的父母、破烂的着装。世界上与她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有非常多,为什么她成功了呢?她用她的经历诠释了“心态”是她走向成功的至关因素,即不要抱怨自己的处境,就算在闹市也能静下心来读书。挫折和逆境不是用来看轻的,因为它们都是帮助人生蜕变的。

  又哭又笑的母女成长实录

  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是个很难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但肯定不是“狂热”地激励孩子,《妈!这是我的人生》以母女二人的亲身经历为蓝本,以双视角的创作方式,探讨教育的本质。

  永爱——一位曾积极致力于激励女儿的妈妈,王食欲——一位被激励了十几年的女儿,组合搭档经历了“坎坷又有趣”的教育之旅。但当女儿长大成人后,她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教育是为了什么?在本书中,她们将以一种严肃、审慎的态度来回顾既往的成长历程:真正好的教育,应当是与孩子一同找到人生的支点,发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