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向新而行 提质奋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执“绿色”之笔 绘发展新篇
——长沙市雨花区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答卷

    圭塘河岸悠游小镇。

    (本文图片均由长沙市生态环境局雨花分局提供)

    长沙首个海绵城市示范公园“溪悦荟”,正在成为雨花区新的代名词。

    秀美圭塘河,打卡好去处。

  赵志高  陈 新

  初夏时节,天朗气清。漫步在长沙市雨花区,放眼远眺,蓝天白云,青山葱茏。环顾四周,水清岸绿,绿意盎然,犹如一幅展开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转化路径,走出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道路,谱写了绿色发展新篇章。

  打好“组合拳” 护好一片天

  大气污染来源复杂,治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空气质量如何进一步提升?雨花区打好“组合拳”,守护蓝天白云。

  工地扬尘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雨花区创新实施工地大气污染防治ABC分级管控,持续擦亮蓝天底色。

  雨花区对辖区工地按照ABC三个级别进行评级,以“扬尘污染防治‘8个100%’要求”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两项指标为评分标准。评级过程实施打分制,满分为100分,分项打分,根据得分情况将项目工地评定为A级和B级,其他为C级。对未评定为A级、B级以及未申请评级的项目工地均为C级“严管工地”,实施重点巡查管控,列入日常重点监管名单,启动重污染天气III级应急响应和轻微污染天气应对管控时,按照管控要求停工或停止相应工序。进行每周两次的监管,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浓厚氛围。

  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环境影响日益突出。雨花区以“夏季攻势”为抓手构建VOCs治理“绿岛”新模式,推进广铁集团长沙车辆段VOCs治理“绿岛”项目,实现铁路客车段修喷漆领域绿色智能化改造。同时强化汽修行业集约管理,建成车站路集中钣喷中心“绿岛”项目,促进辖区汽修行业“散、乱、污”的规范整治,实现VOCs年减排3.34吨。另外,推动工业涂装转型升级,对雨花经开区近90%工业企业的喷、烤漆业务进行集中整合,推动完成贝尔环保工业“绿岛”项目建设,减少VOCs排放达33吨。

  2023年,雨花区认定VOCs减排总量为57吨,提前完成“十四五”减排任务,VOCs深度治理工作获评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县级二十佳典型案例。

  大气污染防治,离不开科技支撑。2023年,雨花区全面完成11个空气标准化街镇站、1个比对站、12家企业环保智能门禁系统、6条道路喷淋系统建设工作,环境监测预警及污染防治智能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治理大气污染的同时,一系列减碳行动在雨花区全域铺展开来,为绿色低碳发展助力蓄势。

  雨花区颁布并实施全省首个县级碳达峰实施方案,构建低碳发展“十大任务”,实施减污降碳“四大工程”,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低碳项目实施和低碳产业、低碳小模块、低碳教育示范试点建设。

  近年来,雨花区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数据显示,2023年,雨花区空气优良天数327天,优良率89.6%,较2022年提升近8个百分点。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率、PM2.5年均浓度等主要指标均创近10年来最优。

  护一河碧水 蕴一城繁华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在长沙,一提到水,就自然想到圭塘河。 

  行走在圭塘河生态景观公园,各类植被相映成趣,市民漫步河边亲水栈道,如在画中徜徉。

  圭塘河位于长沙市的“东南门户”雨花区中轴,发源于长株潭绿心雨花区跳马镇的石燕湖,由南向北贯穿雨花区全境,全程约28.3千米,是长沙市最长的城市内河。

  在许多老长沙的印象中,儿时的圭塘河,不仅清澈宜人,还是捕鱼捉虾的好去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沿岸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直排入河,圭塘河成了“龙须沟”,多处水质长期为劣V类。

  为还星城儿女一河碧水,雨花区全面加大圭塘河保护与治理力度,累计投资超过85亿元,实施全流域治理,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如今,俯瞰圭塘河,一幅河畅水清、景美人兴的生态画卷铺展在眼前。文化旅游、夜间经济等业态不断向圭塘河两岸集聚。其中,流域沿线的悠游小镇、溪悦荟年均创收1亿元以上。

  2023年,圭塘河获评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为全省首条国家级美丽河流。同时,圭塘河还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系全国唯一同时荣获以上2项殊荣的流域。

  做好“水文章”,激活“水经济”,这是雨花区打好碧水攻坚战的缩影。近年来,雨花区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重点抓好汛期和枯水期水质安全监测监管,协同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科学铺排雨污分流等排水重点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排查治理,结合河长制工作,将小微水体整治融入乡村振兴,打造秀美水生态。

  碧水清波在雨花流淌。雨花区省控断面(浏阳河㮾梨)年度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市控断面(浏阳河婚庆广场、圭塘河口)季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水质优良率、达标率均为100%。

  守得一方绿 捧得金山来

  沿着圭塘河一路向南,来到圭塘河源头跳马地区,这里是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的核心区域,绿心生态面积达到171平方公里,占到长株潭绿心1/3以上、长沙市2/3以上。

  2018年以来,雨花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完成绿心地区工业企业退出,布局推进了省花博园、省花木产业示范园等一批生态项目,成立花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打造精品花木种植基地,积极培育民宿、赏花、采摘、研学等新兴旅游业态,不仅实现了“腾笼换鸟”,还孵化出新经济、新业态。

  环境变美了,生态更好了,老百姓腰包更鼓了。数据显示,跳马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3万亩,直接或间接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的人员5万余人,花卉苗木年产值逾13亿元,年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从事花木行业的企业508家,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01个,收入超过50万元的集体经济组织占比达94%,跳马“中国花木之乡”的金字招牌持续擦亮。

  不仅如此,关刀新村、杨林新村两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0万元,形成了一批各具风格的民宿品牌,成功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

  绿色不仅是生态的底色,还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走进雨花经开区,一个个绿色产业项目正拔节生长,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

  一个巴掌大小的试剂盒,能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早期筛查,通过尿检,在家就能完成,而且只需10分钟,无创、便捷、快速,检出率在90%以上。这个名为“乾康脑早测”的试剂,由雨花经开区企业乾康科技研发,是全球首款,享有国际发明专利4项、国内专利多项。

  这是园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坚持“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美”的产业生态化之路的缩影。

  数据为证,园区以长沙市省级园区中占比7.7%的规划用地面积,完成近30%的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形成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为主导、人工智能及传感器(含数控机床)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格局。

  诚然,雨花区踏准了绿色发展的脉搏。3月28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重磅发布“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长沙市雨花区、岳麓区、天心区、开福区、芙蓉区、望城区6城区均上榜。其中,雨花区位列第10位,较去年前进10位,首次挺进全国十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动能更澎湃的雨花正向我们走来。

  未来,雨花区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