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交能融合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贾传坤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湖南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中的重要力量,必须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湖南新能源产业优势,力争占领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等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以交能融合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上强化攻关。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泉,是决定其续航里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最关键部件。湖南作为全国电池产业重镇,应发挥优势,扛起高安全、全气候动力电池等技术攻关的重任,强化有组织科研。其一,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技术上寻求新突破。加强新型电池材料攻关,推动正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材料迭代升级;引导企业在高倍率材料开发上下力气,突破新能源电池快速充电壁垒;集中资源攻坚新能源汽车电池“卡脖子”技术,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池产学研转化效率。其二,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上开辟新模式。加强科技攻关,尽快实现新能源汽车电池统一标准;大力发展并完善快速换电方式,探索便携式“充电宝”等满足随时充电需求新模式,并健全快充、换电、储能、电网多场互补,全方位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健全电动汽车应急管理模式,全面消除电动汽车长途运行缺电或无电难题。其三,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性上落实新要求。落实好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新要求,加强宽温区高性能材料研究,寻求低温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新提升;注重发展新型智能隔膜材料,实现电池热失控状态下自保护,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强化电池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技术和方法创新,实现电池安全事故处理快、准、好。其四,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性上实现新发展。大力推广高容量电池材料产业应用,重点发展固态电池新技术,助力更安全、续航里程更长、体积更小的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保障上强化引领。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湖南优势。其一,从战略层面做好全省产业布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立足“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支撑条件”三大要素,尽早出台地方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发展的具体制度、配套政策,进一步明晰湖南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及落实措施。其二,健全区域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政策制度。强化区域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规划设计、政策引领,努力克服瓶颈,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推动交通低碳绿色发展。其三,协同抓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政策实施。建议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部门、产业园区、科研院所等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的工作职能与分工协作,成立省级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相关发展规划。

  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条上强化支撑。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全产业链,将湖南打造为全国电池产业“高地”。其一,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充分利用长沙比亚迪、北汽株洲、中车电动、天际汽车等多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优势,不断完善建强整车、电机电控、动力电池和电池材料全产业链,确保湖南在电机、电控、电池这三大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研发制造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二,完善材料循环链发展。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电池材料回收技术,实现材料循环使用,解决原材料受资源限制的“卡脖子”难题;提前布局大宗交通、新能源领域固废制备高价值电池材料新技术,如道路废旧沥青、废旧轮胎、废旧风机叶片、废旧太阳能板等制备电池材料新技术,变废为宝,推动废料变身电池材料新矿源。其三,强化人才链、教育链、科技链、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湖南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智力优势、研发优势,系统推进“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融合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建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合作基地、科技孵化器,联动开展科技研发、项目合作、人才引育、人才服务,努力培育电池材料、智能电控及电池管理系统集成等研发团队,力争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持续突破。

  (作者系致公党长沙市委会常委,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